Brinkmann先生感謝新北市消防局捐贈消防安全帽和臂章。圖/李燕瓊
文/李燕瓊
這頂消防安全帽並不美觀,卻有無敵溫柔的心,打火弟兄們頭戴著這頂一點八公斤的帽子,出生入死地拚搏火場,救出過無數生命。
它斑駁的帽體有著無數寶貴生命交織過的「感恩底蘊」,彷彿在說著故事。
如今它已光榮退休,頤養天年在德國小鎮 Staufen的「國際消防事物博物館」。
受館長Rainer Brinkmann之託,希望台灣能夠捐贈相關消防器材給博物館留存,我滿口答應,因為,經由展出可以讓更多人看到台灣。
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使命感,是因為剛到德國,幾次自我介紹來自Taiwan時,大家都回應:喔!Thailand。我知道,泰國米很好吃。(池上米更好吃,好嗎?)
(真是沒國際觀,奧斯卡金像獎大導演李安的家鄉都不知道?)
當下好強獅子魂油然冒升,暗自發誓:我一定要讓更多德國人認識台灣。
因此,我帶著地圖,藉由一次次的採訪秀出台灣和中文;被採訪的藝術家甚至把報導她的報紙裱框起來放置櫥窗裡。有一次,還當場為觀看的一群瑞士觀光客就地畫出台灣的地理位置和介紹台灣,而真的就有二位不知道台灣在哪裡。
回台灣前,我直接寫信給新北市消防局局長,承蒙局長看重,幾經聯絡、交涉,如今,消防安全帽和臂章已經遠渡重洋來到德國(為了它,我少帶一點八公斤泡麵,那可是我的救命鄉愁菜啊),親手交給Brinkmann先生,和其他國家的消防器材共同展現它們「使命必達」後的曾經輝煌事蹟。
而我,還要繼續更努力於讓更多德國人認識台灣的「必達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