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對蒙古包相當好奇,紛紛進入參觀。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及佛陀紀念館今年首次引進蒙古包。二月七日一早,佛館遊客絡繹不絕,位在祈園犀牛區的蒙古包,鮮豔的色彩及獨特的圓型建築,吸引無數目光,遊客扶老攜紛紛走了進去,體驗蒙古文化,蒙古的奶茶更令人讚不絕口。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和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到蒙古包關心義工。如常法師提到整座蒙古包沒有卡榫,且柱子雕刻「卐」字和猴子、白象的圖像都在訴說佛教的故事。
佛光山慧柏法師說:「蒙古包外圍總共有三層布面覆蓋,最外面的一層是裝飾,顏色較鮮豔,中間是防水,內層的布面精緻通透。中間上方的屋蓋可打開,下方的布面會留一部分的空間,可通風散熱。」
義工溫玲來自蒙古。他前年到佛光山,印象深刻,回到蒙古後開始在網路搜尋佛光山,更喜歡佛光山。今年知道有這活動,就主動到佛館服務,介紹蒙古的生活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