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曼麗分享,「龍谷大學博物館典藏的《善惡雙六》遊戲(1864年),可以說是那時的桌遊」,原來這是根據佛教教義開發的遊戲,由中央的「心」為起點,擲骰後「信、疑、善、惡」等四種可能,將影響玩家前往「極樂淨土」或墜入「地獄」,饒富趣味。圖/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黃宏錡、北師美術館提供
在特展中,民眾也能看到珍貴的佛教文化資產。因為除了古蹟寺院,京都有多所佛教研究學府,例如龍谷大學可溯源至創立於1639年的「西本願寺」學寮、大谷大學前身為「東本願寺」學寮(1665年)、佛教大學發跡於「知恩院」佛教研究機構(1868年),嵯峨美術大學則是由「大覺寺」創辦。
保存在這些歷史淵遠的大學中,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寺院收藏更是師生最好的研究材料。
林曼麗分享,「龍谷大學博物館典藏的《善惡雙六》遊戲(1864年),可以說是那時的桌遊」,原來這是根據佛教教義開發的遊戲,由中央的「心」為起點,擲骰後「信、疑、善、惡」等四種可能,將影響玩家前往「極樂淨土」或墜入「地獄」,饒富趣味。
《觀音菩薩像頭部臨摹》之原作位於法隆寺金堂,於1949年毀於大火,這部作品為臨摹法隆寺金堂第6號牆「阿彌陀淨土」部份,原是學校老師為指導學生的臨摹畫作,但現今這些根據各局部描繪的臨摹本成為修復工程珍貴的參考資料。
另一展出的佛傳浮雕《樊天勸請》為1-2世紀製作於巴基斯坦的作品,源自最早將「佛」形象化的犍陀羅文化,為龍谷大學博物館典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