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筆記】蛾──著華裳赴夜宴 文與圖/Lady River |2019.01.06 語音朗讀 20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淡黃雙斑尾尺蛾 圖/Lady River車輪螟蛾 圖/Lady River黃黑瓦苔蛾 圖/Lady River 文與圖/Lady River 兒時在紙上塗鴉,最常出現的昆蟲多是蝴蝶,牠們有著繽紛的翅膀、筆直的身軀、長長的觸角,觸角還非得要畫成捲曲狀才是正確圖像。或許因為蝴蝶喜歡在白天出沒,小孩在公園就能輕易見到,因此與蝴蝶相較,我們似乎對於蛾類較為陌生。 畢業後來到山區工作,晚餐後一行人總會窩在辦公室聊天聚會,或各自在電腦前看書上網。山中寂靜漆黑,辦公室前那片偌大的落地窗,總因室內燈火通明,引來各式各樣的飛蛾停棲其上,這才逐漸開了眼界,看見屬於蛾類的風姿綽約。 那位是穿了傘狀古典襯裙的「車輪螟蛾」,以鮮明中帶點沉穩氣質的配色奪得目光;這位是僅以黑白兩色,簡約鑲邊的中帶白苔蛾,以俐落造型取勝;還有「淡黃雙斑尾尺蛾」,其透明如薄翼的白色禮服,相互堆疊營造出潔白的各種層次。我常覺得牠們無論是配色或造型,都具有節制且收斂的勻稱之美,不張狂、不過度繽紛,只是循著光亮遠道而來,赴一場屬於夜間的盛宴。 在多數小型的蛾類之中,某日夜裡一隻大型蛾類自紗窗縫隙鑽入室內,在牠水綠色的晚禮服下,拖曳著兩條延伸的長尾,緩緩在室內飛動,一時之間覺得牠像極了彼得潘裡的Tinker Bell,那位也身穿淡綠色洋裝,飛舞時垂掛著兩條細腿的小精靈,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長尾水青蛾」,記憶深處裡山中的精靈。 而我們在山裡的研究工作,還有一項目是蛾類調查,每月趁著沒有月亮的夜晚(自然界中光害最少的一日),將白色布幕張揚開來,點上暖黃的燈泡,吸引一隻隻「撲火」而來的飛蛾,我們標記種類,並捕捉部分作為學術研究之用。那也是一場因研究而生的無月之宴。 前一篇文章 【全球暖化】阿拉斯加棕熊改吃素 下一篇文章 【寵物一家親】傲嬌狗乖乖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7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8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