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服務人生觀 世界更美麗

王翔正(屏東縣/公務員) |2018.12.31
3150觀看次
字級

「服務學習」為學校德性教育的主軸,藉以精進學生道德品行,並希望從中學習知足感恩,但近來校園學生常反映:「到學校是來讀書的,不是來打掃的。」認為讀書目的遠超於服務學習,讓學校教師不禁要想「服務學習很重要嗎?」「難道道德教育、學習態度比不上成績良窳嗎?」

近來網路上頗有寓意的小故事闡述:「有人問天堂與地獄的人有何分別?於是,上帝發了雙長筷子給所有人用膳,在地獄的人永遠只想到自己,用長筷子吃不到東西而飢餓;但在天堂的人總是無私奉獻,用長筷子幫別人夾菜用飯,永遠不會挨餓。」

我國常自詡為禮儀之邦,從小扎根教育應以尊重他人、知足感恩為出發,倘若一味只重視學科成績,而忽略了以人為本的道德教育,致使道德淪喪,社會失序,欲避免此現象發生,就要從「心」做起,恪遵各項禮儀規範與五倫八德,多說好話、多行善事,進而讓社會呈現出善良風俗習慣,讓全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啟發出人性本來的良知良能,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

每個人一生的福分是有限的,與其一點一滴花掉這些福分,何不發揮己身價值、分享福分,有時一個助人的舉動,就可能如暖流般影響周遭,透過蝴蝶效應式的分享,感動他人,搭建連結別人的橋梁,傳遞善意,訂立服務的人生觀,創造簡單的感動,讓世界更祥和、更美麗。

王翔正(屏東縣/公務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