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豐原高商的學生在火鍋店慶生,當他們大聲地唱完生日快樂歌後,因為擔心吵到其他客人,有一名學生出面逐桌向在場其他客人致歉,此舉獲得網友大力讚賞,紛紛留言鼓勵:「真有禮貌,很難得、很棒」、「好懂事的孩子」、「台灣的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身為教育人,很欣慰我們的下一代有這麼好的表現,這也讓我想起過往在學校服務的一段往事。
當年,我在台北市逸仙國小服務,每年元月都會帶領六年級的畢業生到北投公共浴池泡湯,每次下池泡湯前,都會要求所有學生排隊站在溫泉池前,深深一鞠躬,並齊聲說道:「抱歉,打攪大家了。」這樣小小的動作,贏得其他湯友們的讚賞,不但不覺得被干擾,還熱心指導學生應有的的泡湯禮儀和注意事項。
禮多,人不怪,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這麼有禮貌,守規矩。退休後,我時常上圖書館,惱人的是,幾乎每次都會碰到孩子亂跑、嬉戲的情況,孩子們把圖書館當成遊樂場,家長卻不聞不問,有時館員出面勸阻,家長還因此面露不悅的表情。
美國著名的克拉克老師在其名著《優秀是教出來的》中,詳述他如何鉅細靡遺地要求學生遵守班規,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個個都擁有好品格、好習慣和好態度,
在此舆全國所有親師生分享:好品格、好習慣和好態度,要趁早從小好好教起,不但影響一輩子,更是國家社會富強安定的重要基石!
吳悅(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