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洪素卿(右)和洪爸爸(左)分享健康存摺的使用經驗。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健保署推動「健康存摺」系統,登錄數量破百萬。除了收集近三年所有個人就醫紀錄,從明年一月起,自費健康檢查資料也會逐一登錄,三月起將再升級,除了監控自身健康,子女也可以幫長輩審視就醫資料,查詢爸媽身體狀況,也將納入未成年子女的資料,讓父母可以隨時掌握孩子的健康資訊。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說,「健康存摺功能愈來愈強大」,除了查詢個人最近安年自身就醫及健康資料,例如,中、西、牙科等門診及用藥資訊,以及影像或病理檢驗報告、成人預防保健結果與預防接種等多項資料,還有不少貼心叮嚀,提醒就醫、洗牙、四癌篩檢等。
健保署醫管組專委林寶鳳指出,健康存摺收集國人身體狀況,光是一年就有三億筆檢測資料,透過大數據分析,可以精準預估罹患肝癌風險,及末期腎病的評估預測。
林寶鳳指出,健康存摺從十二月起,新增兒童預防接種時間提醒,家長只要鍵入孩子姓名、出生年月日,系統就會自動計算各種預防接種疫苗的施打時程,並事先提醒。
此外,健康存摺從明年起陸續提供自費健檢登錄服務,以及眷屬管理功能,只要是法定代理人經過申請之後,可以透過手機了解父母就醫記錄、身體狀況,以及目前正服用哪些藥物,從旁協助長者健康管理;父母也可監控孩子的健康狀況,例如何時該打疫苗、何時該做兒童健檢等,更能精準掌握孩子的就醫、用藥等健康紀錄,讓全家人的健康都能透過系統讓民眾「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