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昨天在屏東縣內埔鄉舉行「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開基伯公」的動工典禮,接著將在本月八日已時立碑,保祐六堆地區民眾與各項活動順利。
屏東縣長曹啟鴻表示,台灣的開發史上,人與土地有著密不可分依存關係,而福德正神(土地公)便是扮演著這樣的媒介。客家人將福德正神稱為伯公,伯公所在地往往是村庄的開庄處,或是重要的出入口,伯公是客家聚落的指標,而開基伯公更有著奠基於此的意義。
動工儀式,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副主委邱議瑩委、客家事務局長古秀妃、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主任盧維屏、六堆忠義祠管委會主委劉錦鴻,以及內埔、長治、麟洛三鄉之耆老代表、六堆地方人士約一百多人參加。
伯公採六堆初墾時的客家傳統墳塚型式,設在南州鄉民捐贈給園區的伯公樹前,伯公後將設一花胎(土丘),此部分將與地方客家社團合作,以社區營造方式,一人一石,壘於花胎之上,共為園區與六堆祈願。
開基伯公動工後,配合十月的試營運,將在十月上旬擇吉開光,舉辦:客家路跑活動、六堆嘉年華—第四十三屆六堆運動會、六堆客家文化園試區試營運活動、a-ha客家藝術節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