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買櫝還珠

士淵 |2007.07.03
9314觀看次
字級

「買櫝還珠」,原意是買了裝珍珠的盒子,而把珍珠退還,後用來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楚王謂田鳩曰:「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不辯,何也?」

曰:「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

典故大意是說,有一天楚王對田鳩說:「墨子之學是當代非常著名的學說,它的內容很好,但文辭卻多不美妙,是什麼原因呢?」田鳩就說了兩個故事,其一是:

「有一個楚國人到鄭國賣珍珠,他特別用木蘭木作了一個裝珍珠的盒子,先用香料熏過,四周鑲嵌上晶瑩的美玉和玫瑰,再連綴上碧綠的翡翠。經過一道道加工,匣子精致美觀極了。

結果鄭國人買走了楚人的匣子,而把珍珠還給了他。只能說,那楚人是擅於賣盒子,卻不擅於賣珍珠的!

現在發表言論的人,都善用巧妙的言辭;於是作君王的,往往只看到美妙的言辭,卻忽略了這些言論的主要功用。墨子的學說,是傳授闡述先王聖人的言論,並不加以修飾,也是唯恐人們只喜愛他美妙的言辭,而忽略了其中的功用。」

此則楚人賣珠的故事,後被濃縮成「買櫝還珠」,用來比喻捨本逐末,沒有眼光,取捨失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