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高鐵從二○一一年起推動節能運轉,如今每年可以節省高達二千七百萬度電,若以台灣家戶平均用電三百度來算,等於省下七千五百戶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高鐵表示,能有這些成果,源於高鐵最早期外籍駕駛的經驗分享,大家才進而以節能為目標,把「八國聯軍」的不同開法整合成一種開法,沿用至今。
台灣高鐵北區運轉中心列車駕駛督導、曾是高鐵首批本土駕駛的許瑞鴻說,二○○七年高鐵通車營運初期有德國、法國、英國等多國的外籍駕駛,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駕車技巧,當時德國駕駛就談到「節能運轉」的觀念,說德國高鐵駕駛若幫公司省到電,可以獲得獎金。
許瑞鴻說,外籍駕駛在二○一○年全數撤出,由台灣駕駛督導領軍。這些駕駛督導認為台灣高鐵是單一700T型車種、路線單一,駕駛年輕素質又高,更重要的是,高鐵沿線有地形起伏,可利用地形達到好的節能效果,決定推動節能運轉。
許瑞鴻表示,車載電腦可以設定計算每趟行駛總用電,不少駕駛會自行統計並把該趟車次乘客數等因素都記錄下來,做為日後精進的參考。高鐵於是從二○一二年起舉辦「列車安全與節能運轉競賽」,要求駕駛以安全駕駛為前提,追求最大的節能。
競賽靠總用電量度數計分,如果超過正負五秒抵達、或指差確認等安全措施不確實,都得加度數,形同扣分。本屆也有兩名女性駕駛得獎,分別獲指定組分組冠軍及菁英組第二名。
台鐵局自一九八四年起每年舉辦運轉競賽,後期競賽車種轉換,競賽名稱也跟著修改,今年是第九屆「全路電車組運轉聯合競賽」,針對駕駛員的評比其中有一項就是評估使用能源,如何善用地形行車,不刻意加速達到省電效果。
台鐵局表示,EMU700型、EMU800型、普悠瑪號、太魯閣號列車,都有設計在控速的過程中,將原本的能源轉換成電力,再將電力回饋回電車線的節約設備,至於能省下多少電,沒有實際統計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