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從二○一一年起推動節能運轉,如今每年可以節省高達二千七百萬度電。黃朝偉是今年精英組第一名。圖/資料照片
台灣高鐵從二○一一年起推動節能運轉,如今每年可以節省高達二千七百萬度電。黃朝偉是今年精英組第一名。
圖/台灣高鐵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灣高鐵極速可達時速三百公里,但即使在直線路段,高鐵不一定以極速前進。專家解釋,不是開愈快就愈省電,以高鐵來說,由於風阻的關係,列車在時速二百三十公里至三百公里的耗能,大於時速零至二百三十公里的用電,怎麼讓車輛準點又省電,就是駕駛追求的目標。
三十六歲的黃朝偉是台灣高鐵「列車安全與節能運轉競賽」今年精英組第一名,也是第五度奪牌。他分享,鑽研節能駕駛,是為了讓自己工作更有樂趣、有挑戰,這些樂趣與挑戰的量化指標,是每一趟行駛的用電量。
黃朝偉說,他每天拿到工作班表後,就確認停靠哪些站、站與站的時間,來構思「地形擬定計畫」。這些每天都在開的路線,像從家裡開汽車到公司,會摸透一路上有哪些紅綠燈,哪些綠燈可能趕不及,哪些路口可能順順通過,熟悉以後都是反射動作,事先構思好時程掌握,能讓行車更順暢又節能。
舉例來說,北部地形變化大,例如從桃園到新竹,從地下化的桃園站出來後,得盡快提升速度、克服上坡坡度,到了新竹站,就有長下坡的湖口隧道,可用較小的電門讓車子滑進站。這樣再往南進台中站,神岡、豐原有七、八公里是緩降坡,就不用輸出動力。
小彎、小下坡 都能節能
黃朝偉強調,許多情況下,用五、六成電力的效果,比刻意提速到時速二百九十五、三百公里好,不用擔心速度被風阻抵銷,仍可準點到站。
至於天氣、風向、載重的影響,黃朝偉說,這些事前比較無法掌控,不過若吹北風,列車南下是風推著跑,可以幫助省電;反過來頂著風跑,就要延後收電門的時間。
台灣高鐵指出,高鐵不含加班車的話,每日開出一百三十二至一百六十二班次不等,運轉時間還算有餘裕,因此可以運用節能駕駛。
列車駕駛督導許瑞鴻說,高鐵從南港往返高雄的總時間都一樣、停靠月台的時間也相同,都是靠駕駛運轉時間平衡。例如,假日要讓直達車通過,運轉的餘裕少;非尖峰時間餘裕多,可以不必全速行進,接近車站再煞車減速就好,因為煞車也會耗電。他稱讚黃朝偉很厲害,小彎、小下坡都會把節能做到最好,贏了第二名三度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