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府推動的「二○○二至二○○八國家發展計畫」,大力推動人才培育、產業發展、社區營造及平衡城鄉數位落差。而尊重多元文化、發揚台灣特色,更是教育部未來三年施政主軸「台灣主體」的重要策略。
原住民部落地處偏鄉地區,即使擁有豐厚文化、自然環境資產,但教育資源卻相對缺乏,資訊傳遞也因位置偏遠分散而不流通。
原鄉活力列車計畫結教育部、原民會、內政部政策與相關非營利組織資源,投注於原住民工作。
今年由創立全台灣第一個關懷原住民的社團「耕莘青年山地學習工作團」的耕莘文教基金會,透過策略聯盟方式,連結十九個關心台灣原住民教育、文化的教育基金會,用行動讓原住民部落發展更健全。
原鄉活力列車的服務對象以台灣各地原住民社區、兒童、青少年、青年、婦女為主。
活動包括縮短數位落差培訓、原住民文化保存、教育與產業發展培訓、原住民兒童輔助教育學習、原住民青年人才培育、原住民婦女能力建構學習。
希望相關活動的舉辦,能縮短偏遠部落數位落差、落實原住民文化教育及提升文化產業人才專業知能、推廣原住民部落兒童多元教育,以及有效連結並整合社會資源,統籌分配給需要的部落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