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鄭麗君(前右四)頒發指定證書,艋舺龍山寺董事長黃書瑋(前左四)率領董監事一同接受。圖/記者杜憲昌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台灣國定古蹟再添兩處!文化部昨天正式公告,北市艋舺龍山寺與大龍峒保安宮,從市定古蹟分別升格為第九十九個、第一百個國定古蹟,部長鄭麗君親自前往頒發指定證書,並表示,未來文化部除將盡力協助兩處來進行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管理維護等工作,同時也會結合「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的防災預警以及科學保存修復技術,適時提供必要的幫忙。
艋舺龍山寺建於清乾隆三年,至今已有二百八十年歷史,歷經多次整建,使得其建築營造技術與建材揉合了清朝工藝、日治時期的銅鑄龍柱,以及西洋古典柱頭等多元樣式,不僅在台灣傳統建築中極具代表性與藝術價值,其觀音信仰、神明會、祭祀儀典等,更是台灣寺廟中最完整保存民間佛教的代表之一。
鄭麗君表示,做為一個在萬華出生長大的孩子,能夠親自為龍山寺送上指定證書,她感到高興,感謝寺方長期以來維護及修復古蹟的努力,同時指定更是一項承諾,未來龍山寺在「升格」之後,修復的經費最高也將可獲得百分之九十五的補助。
艋舺龍山寺董事長黃書瑋指出,龍山寺多年來積極推動國際化,期使能為國家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努力,為此龍山寺近年也努力進行數位化的工作,運用3D數位掃描完整保存龍山寺的建築、文物等各項資料,為後續的古蹟建築保存與維護工作提供最好的依據。
鄭麗君說,未來期透過由中央與地方、公部門與民間「公私協力」的模式,共同守護台灣珍貴文化資產,能夠讓歷史不斷再被重新發現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