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末期臨終病患通訊往生輔導實例(六)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專任教授) |2018.11.11
1737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專任教授)

分析與討論

情況及問題二(續):一直在病房裡放著佛號,但是老人家不信佛,不知能否被接引?

分析與建議(續):擔心「老人家不信佛」,坦白說這是很普遍的現象,還不算是個大問題,反而是陪伴在他身旁的親人,對於佛法中所講的「十方三世」的宇宙觀與人生觀是否有堅定的信念,是否充分了解「有情眾生內在靈性的生命是不會死亡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謂「死亡」只是肉體生命到了使用年限而停止運作,而靈性生命的意識作用是不斷地流轉,既不曾死亡,也不會停止的,這絕對不是抽象空泛的玄理。那些有「瀕死經驗」的人,都可以親身的體驗證實「生命不死」,這和一個人信不信佛,有沒有宗教信仰,完全無關。換言之,即使一個人完全沒有宗教信仰,當他的肉體停擺,跨越死亡關卡的時候,他的意識終究會知曉「我還在,並沒有消失。」但是他仍然會茫茫然,不知何去何從?因為他在世的時候沒有任何準備,死後就迷失在生死大海之中。所以在他臨終的時候,有沒有親人或善知識在他身旁開導「生命不死」以及「發願往生」的道理,乃至誦經、念佛、回向,就變得至為關鍵與重大了。

我打個比方幫助大家了解,在此一關鍵時刻,即使末期臨終的病人不信佛,仍然能夠得佛法之益。就像是有一個人不會游泳,掉到水裡面,就快要滅頂了,這時候你拋個救生圈給他,你說他會不會去抓這個救生圈?當然會!

趁末期臨終病人還剩餘最後一點精神和體力,意識還算清楚的時候,趕緊開導他,讓他了解眾生內在靈性生命不死的道理,我們的肉體是物質的結構,必然有其相應的使用年限,終究是要停擺的,但是靈性生命是不會死的,所以要積極祈求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佛國淨土,不然的話,就會是黑白無常、冤親債主來牽引,那就是六道輪迴了。

陪伴在病人身旁的親人或善知識,要用「清晰的言詞、柔和的語調、肯定的語氣、堅固的信心以及至誠懇切的意念」為病人開示「生命不死」的道理,引導他「萬緣放下、一心念佛、發願往生」,同時祈求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即使病人一時無法完全信受,只要親人或善知識至誠懇切地開導,所開示的話語內容仍然會留存在病人的意識之中。當病人命終捨報的時候,也就是他的肉體停擺,意識要轉換而脫離肉體的時候,他因為恐懼「自己即將墮入虛無」,就會去抓取這個「佛法的救生圈」,此時親人或善知識仍然持續為他開導、助念佛號、回向,已經捨報的病人(亡者)一定會有感應而得益,即使無法往生佛國淨土,也可以轉生善道。

情況及問題三:擔心自己的修持淺薄,不知道有沒有能力幫助親人?為親人開導、誦經、念佛不知道是否有效果?

分析與建議:「擔心自己的修持淺薄,懷疑自己有沒有能力幫助親人,即使親自為親人開導、誦經、念佛,也不知道是否有效果?」這一類的擔心、懷疑和顧慮是非常普遍的,但其實是沒有必要的。我在此向大家保證,不用擔心自己的修持淺薄,不要懷疑自己沒有能力幫助親人,也不用顧慮為親人開導、誦經、念佛會沒有效果!每個人都有能力幫助親人,為親人開導、誦經、念佛也都會有效果!當然,這有個前提,就是我們對佛法要有正知、正見,同時幫助親人要講求方法。

即使覺得自己的修持淺薄,不要緊,我們可以仰仗佛、菩薩的慈悲大願,以至誠懇切的心念祈求佛、菩薩的加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上這兩段經文都開示我們,眾生並不只是單向地持誦經文、稱念佛號而已,而是當我們誦經、念佛的同時,能夠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這是一種雙向溝通的感應道交。換句話說,當我們誦經、念佛的時候,不只是我們在自己心中念佛、念法而已,諸佛也在他們的心中護念著我們。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