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植牙費用昂貴,一顆約八至十萬,一名七十幾歲男性經濟狀況不錯,前後植了十四顆,如以一顆十萬計算,至少花一百四十萬元。不料,術後忽略牙周照護,沒能好好潔牙,且未回診,以致牙骨遭受嚴重破壞,陸續拔除十二顆植體,等於損失一輛百萬名車。
該患者花大錢植牙,之後卻未落實潔牙及定期回診,去年牙齦出血化膿,疼痛紅腫,連吃東西都成問題,就醫發現,牙骨嚴重流失,確診為植體周圍炎,因症狀嚴重,最後只好拿掉十二個植體。
國健署調查發現,高達四成五的青壯人口(二十五歲到三十九歲)出現缺牙問題。台灣牙周病醫學會學術副主委胡剛碩指出,植牙可以解決缺牙,但術前應該接受評估及牙周病檢查,避免植牙失敗或發炎,術後更需妥善照護,做好潔牙,維持良好牙周健康。
胡剛碩指出,許多民眾以為植牙植體為特殊金屬材質,沒有蛀牙困擾,認為植牙就像是「無敵鐵金剛」,能一勞永逸解決口腔問題,不怕蛀牙,也未定期回診檢查,忽略牙周照護,以致產生植體周圍炎,時間一久,牙床牙骨遭受嚴重破壞,最後必須拔除植牙。
胡剛碩表示,牙周異常,不會出現立即疼痛,大部分的民眾無感、放任不處理。他並提醒,若刷牙流血,就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接受治療,正確潔牙,並以牙線、牙尖刷來協助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