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腳底按摩」未來將比照「推拿整復」推動證照化。衛福部中醫藥司昨天表示,腳底按摩技術士規畫已送進勞動部,將交由勞動部審定考試時間,同步也規畫「民俗調理業管理專法」,預計今年完成草案,明年送進立法院,盼二○二○年完成立法,希望把所有民俗調理業別全面登錄納管,否則依法開罰。
國內的民俗調理包含傳統整復推拿、腳底按摩、按摩以及經絡調理等四大類,中醫藥司科長蔡素玲表示,腳底按摩是許多民眾喜愛的紓壓管道,但自從衛生署(現衛福部)一九九三年公告腳底按摩、傳統推拿、氣功等民俗調理均不屬於醫療行為,不歸衛生署管轄,讓民俗調理產業近二十年都沒有任何主管機關。
直到二○一二年,行政院消保會才指定由衛福部擔任主管機關,衛福部雖分別訂定「民俗調理人員工作倫理守則」、「民俗調理業管理規範」,但仍無專法、無法可罰,相關糾紛屢見不鮮。
蔡素玲說,為強化管理,衛福部已擬定「民俗條理業管理辦法」,要求所有按摩業、個人按摩工作室都得登錄,也盼讓按摩業和八大行業脫勾。
開業不一定要持有證照
蔡素玲表示,腳底按摩證照的性質類似中餐乙、丙級廚師證照,未來開業不一定要持有證照,但對於民眾而言會是一項保障;推動腳底按摩證照以外,同步也在規畫「民俗調理業管理專法」,該法不只針對腳底按摩,也針對其他的民俗調理業。
蔡素玲說,若僅討論腳底按摩業,雖然不一定每一個腳底按摩業都需要考取證照,但若是具有一定規模,會規定需要有一定證照數的腳底按摩師,同步也會規畫一定規模以上的腳底按摩業者,營運場所的營業衛生安全等。
根據統計,台灣傳統整復推拿業有一千八百一十二家、按摩業二千六百八十八家、腳底按摩業一千一百五十九家、經絡調理業四百七十二家,隨著國人的需求等,公司及商業登記數逐年增加中。
綜藝節目別把按摩當懲罰
此外,在衛福部記者會中,中華民國腳底按摩職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闕志安批評台灣綜藝節目把腳底按摩當作懲罰遊戲。他說,腳底按摩不是簡單的技術,必須要了解人體相對應的穴位,幫助民眾達到健康的目的,很多民眾對於腳底按摩卻步,很多觀念都是來自於綜藝節目。
但台灣的綜藝節目多會把腳底按摩當作處罰,腳底按摩不該成為開玩笑的一個情節,希望綜藝節目調整內容,一起改善台灣對於腳底按摩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