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一位阿嬤坐馬桶竟然坐斷多節脊椎,一度無法行走,醫師檢查發現,她罹患嚴重骨鬆,骨頭如餅乾「疏脆」。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骨科部主任陳文哲指出,骨質疏鬆像人體海砂屋,骨質一點一滴不斷流失;嚴重骨質疏鬆的老年人骨折最常見的原因是跌倒及碰撞,或是彎腰撿東西。
據統計,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女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七千例,約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如果髖部骨折,則一年死亡率高達一成五至兩成,與晚期乳癌患者差不多。
骨格流失從出生後隨年紀增加,大約在二十歲到三十歲達到最高峰,後以每年百分之零點五至一的速度流失;據統計,逾六十五歲女性,每年髖骨骨折約七千例;一年內帶來的後遺症,百分之十至二十五會死亡、百分之二十五無法行走,四成以上無法獨自生活。
目前健保對於造骨促進劑已有給付,適用對象為嚴重骨鬆造成兩個(含)以上脊椎或一個髖骨骨折的患者。
陳文哲提醒,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出現不明原因整天腰酸背痛、覺得身體快散掉及坐下去似乎就爬不起來、身高倒縮三公分以上,及經常性腰酸背痛且出現駝背時,就應該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