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近幾年來食道癌一直是國人死因前幾名,食道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常常誤以為是感冒、喉嚨痛,延誤病情,直到食道整個被阻塞,才發現異狀;愈晚發現治癒率就愈低,病情拖延太久也無法進行外科手術,台大醫院近年引進光動力療法,除了可以用來治療早期發現者,但不適合外科手術者,目前正進行臨床實驗,已經完成九例。
台大醫院胸腔科醫師李章銘指出,光動力療法治療法則為,先注射光感藥物,不正常的組織細胞會吸收藥物,然後照射雷射光,對光的敏感會導致癌細胞產生過氧化傷害,約兩天後癌細胞會壞死,醫療人員再進行癌細胞清瘡即完成治療。
李章銘說,食道癌治療目前仍以外科手術為主,但是傳統外科手術需七到八小時、全身麻醉,心肺功能不佳者不適合進行;若合併有出血性食道靜脈曲張者也可能因手術大出血而不適宜動刀,這些人可以選擇光動力刀治療。
台大目前完成的九例食道癌患者中,四例是早期患者治療,但其中一例因正常細胞代謝藥物速度慢,發生食道破裂,不過經置放食道支架已無大礙;另外五例是晚期患者症狀緩解治療。此外,光動力刀治療也可以用於肺癌治療,肺癌患者台大也已經完成十一例。
醫師強調,目前食道癌治療仍是以外科手術為主,且雖然光動力刀有侵襲性小等優點,但仍有副作用,副作用之一為周邊組織的發炎作用,可能產生消化道或呼吸道狹窄;此外,因光敏感藥物,會對光過度敏感,治療後須避免日光照射一個月以上。
每年台灣因食道癌死亡者約一千二百人,食道癌發生原因與吸菸、喝酒、嚼檳榔相關,另外胃食道逆流、喜歡食用含有亞硝酸的醃製品,都可能誘發食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