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參觀第一座由歷史建築活化成為圖書館的台南新化郡公會堂,建築內外相當美輪美奐,隔壁緊連廊道通過便是新化區圖書館,因為被定位為新化區青少年圖書館,成為地區的重要集會場所,提供舒適閱讀環境與舉辦講座活動。
以往文化資產活化,大部分成為咖啡館、故事館等,除了故事館有發揮文化發展的功能外,其餘僅僅是借用場地來進行商業活動,而這座歷史建築活化成為圖書館的例子,正可以提供文化資產活化的另一種想像,歷史建築也可具備多功能用處。
往另一個方面思考,文化資產活化的核心應該是保存,而如何延續文化資產的生命,讓它可以永續,這必然是在地政府與地方人士最關心的地方。
一棟古老建築承載著當地的歷史,也給予在地有豐富的故事與文化可以述說,倘若可以好好運用,就能發揮它的極大功能,就像成為圖書館,既靜態又能吸引人們進館使用。
座落在城市或鄉村之中的老舊建築,也能透過不同的方式用嶄新的面貌與豐富的內涵給予民眾更多收穫,甚至也可以成為國內文化資產活化的重要典範,還有促進當地觀光發展,可謂有非常多的優點。
傑克(嘉義市/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