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讚美台灣人愛講「不好意思」,不只用於道歉,還用在生活中大小事,這樣的觀察算是符合事實,也和儒家思想有關,說法尚稱持平公允。
中華民族號稱禮儀之邦,有五千年的歷史,孔子六藝首先必須學習的是「禮」,就是禮節,這是六藝中最重要的科目。換言之,華人歷經文化的孕育,早已融入民眾生活,並非最近數十年所造就。
台灣人愛用「不好意思」,這是一種口頭上語詞,相當於「打擾了」的說法,可用於請人讓路,打斷別人說話或尋求幫助,也可當作對話的開頭,表示一種客套友善的請示,顯現個人的禮貌和教養。
「不好意思」是台灣獨特的文化,基本上並沒有犯錯,只是謙虛的行為表現,和「對不起」有所差別,因為並不代表道歉。
我在處事或和人聊天,也常會說「不好意思」,可以讓氣氛變得融洽,溝通更順利,別人感受到誠意,也能讓事情做得更順利。
姑不論「不好意思」是否有心,或只是口頭上的敷衍,但總是很好的文化,應該繼續維持下去,尤其上位者應帶頭示範,風行草偃上行下效,讓台灣社會更有禮貌,人與人相處更加和諧。
吳一忠(嘉義縣╲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