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讀《星雲大師的傳承: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深受感動與受益,在這本書,可以發現到星雲大師是佛教行者的典範,尤其是書中提到佛教興隆,最要重視教育,星雲大師成立數所學院,希望能夠對社會人心的淨化與安定有所幫助。因此,循此因緣,以佛法淨化人性,以教育興榮佛教,將此因果、緣分、無常、慈悲義理,融入在生活當中,以利端正其人心及品格。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個人能夠閱讀此書,並師事星雲大師學佛行佛,是千載一時的殊勝。星雲大師特別提到不該只清修,要關懷人間,當今國際間的局勢變化萬千,地球氣候變化異常,社會貧富差距大,環境保護的重視,人道關懷的抬頭,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緊張,產生許多的衝突發生。
星雲大師秉持佛陀弘法利生本懷,宣揚人間佛教,建設佛光淨土。也提到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有助於幸福人生增進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因此,佛法不是泥塑木雕,不是只供奉在佛堂上,而是在每個人的舉手投足生活起居之中,一個笑容,一件好事,一份尊重,一句好話,都是佛法。
所以慈悲智慧是佛的精神,三好四給是佛光山精神,只要每個人在家庭工作衣食住行中,懂得結緣、感恩、惜福、明理、歡喜、信心、慈悲、智慧,行佛的精神就蘊含其中無所不在。
尤其是當人類與生俱來貪痴三毒,引發身、口、意三業不清淨,要袪除三毒,淨化三業,就要身行善事、口出善言、心存善念。為此,星雲大師提倡三好運動,做好事,就是修身,淨化身業,把侵犯、傷害人的惡行,換成利益大眾的佛行。說好話,就是修口,淨化口業,把瞋恨、嫉妒人的惡口,換成柔軟讚歎的佛口。存好心,就是修心,淨化我們的意念,把愚痴的邪心,換成慈悲智慧的佛心。
這本書另一個讓我受益的是集體創作理念,星雲大師提到集體創作是大眾,沒有個人、是共有、是真理,真理不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輔相成。所以在任何事物中,要有無我,以團體眾生為重,與人廣結善緣,心常存慈悲智慧,從給的實踐中,獲得諸多善緣,我將此理念融入在生活及工作之中,不可思議得到許多的好人緣。
蘭若(台東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