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成果發表會大合照。圖/南華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當禪學遇見管理學,兩者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為引導學生從禪學掌握管理學精髓,南華大學管理學院暑假帶領十七位學生前往日本佛光山法水寺、佛光山寺、佛陀紀念館等地實習,透過自覺式的實踐教育,讓學生「做中學」,在禪學與管理學相互激盪下,不只啟發新思惟,更讓南華學子上了一堂與眾不同的管理課。
「我們希望透過道場實習幫助青年學習管理自己的心,進而學會做人處事的應對之道。」管理學院院長釋知賢表示,對管院學生來說,學習無所不在,每個場域都能有所收穫。為此,校方特別安排禪學實習,讓學生前往道場親身體會寺院的管理與運作。
知賢院長以日本法水寺為例,學生不只可以在當地學到幫民眾導覽寺院特色以及人際互動等技巧,還能學習日本無微不至與追求完美的做事態度與管理文化,就連簡單的擺設桌椅,日本人都要求要將桌腳、椅腳對得整整齊齊、絲毫不差,讓學生不僅看了印象深刻,也從中學到重視細節。
為展現學生多元學習成果,校方日前也舉辦實習成果發表會,讓學生上台分享五周的暑期實習心得。企管系學生戴潔琳表示,透過兩百四十個小時的實習過程,讓她深刻體悟到星雲大師「給的精神」,懂得珍惜把握每一次「相遇」的因緣,為每位前來道場參訪、禮佛的民眾提供適合的貼心服務。
校長林聰明也談到,正所謂「態度決定高度」,態度不僅比能力來得重要,更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南華積極推動「全面實習」制度,就是希望培養學生在踏出校門前就具備良好的做人、做事態度。就像管理學院特別透過自覺式教育的實踐,將「佛學、禪學、管理學」三學合一,不僅成為管院獨特的辦學特色,更讓實習學生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