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蛇窯古窯生態博物館

文/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2018.10.29
2762觀看次
字級
竹南蛇窯大門入口。 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小人國〉是一件燒陶成品製作過程的縮小版,從泥土的和泥由牛車一次次的踩踏,經過一道道的程序,製陶師傅的專業分工,全部呈現這件縮小的成品中。 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竹南蛇窯創辦人林添福 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豐衣足食春滿人間〉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總統添福瓶〉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黃金瀑布〉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沉思〉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窯王尊 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信樂園罐 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寶島台灣 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脈 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竹南蛇窯古窯生態博物館展示的文化窯。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林瑞華自豪地指出,竹南蛇窯也可以產「釉母」。圖/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文/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竹南蛇窯古窯生態博物館位於苗栗縣竹南鎮公館里大埔頂,緊鄰台1線。竹南蛇窯創建於1972年,原名「恆發陶瓷廠」。早期,由創辦人林添福帶領員工,自行造模製作土磚,費時9天,完成25公尺長的蛇窯,以生產陶瓷及花盆為主,是目前台灣保存完整且可以燒製的傳統蛇窯。

蛇窯走過40餘年歲月,在第一代窯主林添福與第二代窯主林瑞華睿智經營下,1980年從傳統窯業轉型為民俗工藝陶,成為傳統與現代陶藝的典範。2001年獲選為文建會全國歷史建築百景之一,也是苗栗縣的歷史建築。

走進博物館入口左側,看見紅磚砌成方形、壺形及長形的古色看板,搭配典雅的陶藝作品,偌大的「竹南蛇窯古窯生態博物館」映入眼簾,讓人印象深刻。

入口右側,是簡介「台灣陶瓷文史」的專區,陳列不同年代作品,演繹台灣陶瓷百年歷史。進入博物館兩側空地,呈現不同年代的窯體與陶瓷品,生動有致說明台灣陶藝走過歲月。

博物館主館,是一棟純樸古意的建築;一樓四處都是木材,一具宛如長龍狀的蛇窯靜靜躺著,蓄勢待發。二樓挑高樓間,展出第一代窯主林添福作品〈沉思〉、〈豐衣足食春滿人間〉、〈總統添福瓶〉、〈黃金瀑布〉等館藏珍品,工匠精湛,令人歎為觀止。

一樓另有第二代窯主林瑞華的作品展出,有〈三稜罐〉、〈脈〉和〈寶島台灣〉,以及〈明〉和〈方舟〉等系列作品;表現台灣民俗風情的韻味及現代柴燒創作的生活美學陶藝。

主館後方長廊式開放建築,羅列著林瑞華用心打造的化十窯、如意登窯、瑞華一號窯與方華窯等;使用環保少汙染的高溫柴燒,讓陶藝跳脫傳統,創造人類幸福。

博物館致力於柴燒陶藝創作與陶瓷文化研究;因此設立陶藝教室,辦理傳統陶藝及柴燒研習課程,讓年輕世代了解柴燒陶藝,與生活結合;並透過各項展覽、國際交流及出書等,推廣台灣陶窯文化,希望陶窯技藝,薪火相傳,永續經營。

竹南蛇窯第二代窯主林瑞華

1955年生,高工畢業後,投身蛇窯學習陶藝,師承父親指導,用心鑽研蛇窯的轉型與突變方法,終於找到陶藝未來的方向,目前也擔任苗栗柴燒陶藝創作協會理事。

陶器歷史已有數千年,陶藝要如何跳脫迷思往上提升;林瑞華累積數十年心得說出:「燒陶溫度的改變,是唯一的方向。」擔心古窯被淘汰,他曾經在蛇窯閉關一年苦思對策,發現控制窯的溫度,可以改變陶器外觀與品質。他進一步指出,提高柴燒溫度的關鍵,在於「有一個好窯」。好窯更要用智慧經營,才能創造出好的陶藝。

「從友善環境中不斷思考與創作,做出當下生活能應用的陶器,就是創造人類的幸福」。這是林瑞華經營蛇窯事業的理念。於是結合蛇窯和穴窯的特色,自行設計興建4座高溫柴燒窯,創下「柴燒窯的最高溫度1563○c」的金氏世界紀錄,向全世界證明:「柴燒陶只要正確操作,不但環保節能;還有千變萬化的自然質感」。

窯王尊

由竹南蛇窯創建人林添福製作完成,他在1990年代,因感於當時陶窯製品沒落,唯有突破現狀才有機會生存下去,所以就改變燒製過程,由以往的柴燒改為瓦斯釉燒,成品則仿古物造型方式製作,在釉色部分做了一番調配,經過高溫燒成,就宛如一件古物再現。

信樂園罐

林瑞華為了要了解台灣柴燒製品技術,和其他國家有何不同,2008年特地到日本燒陶著名的「信樂園陶藝村」,那時當地集合11個國家的陶藝專家,利用日本的陶土、機器及相關的燒製器具製作陶藝作品,這一件作品在燒製過程中,因陶土成分關係在燒製後呈現一粒粒小白斑點,令人驚奇。

寶島台灣

林瑞華說到〈脈〉這一件作品時,它後面延伸的就是寶島台灣,台灣多山是大家都知道的,山峰的起伏不就成為一條脈絡之徑嗎?而〈寶島台灣〉這一件作品的口徑到最頂點時是縮小的。



這作品底部基座穩固,慢慢爬升到頂部,在中段部分有一小平台,意指做任何事情時,都要從基礎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得高看得遠,視野也可以更廣,這傳承的脈絡,要一脈相傳下去。這作品在超高溫的木材窯裡燒製完成,燒製溫度在50小時內達到攝氏1563度,林瑞華自豪地強調,「靠著他的努力、用心、智慧,要證明超高溫的柴燒陶製品,也不需要施釉,而又有千變萬化的自然質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