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情》自覺‧化世‧益人--閱讀《當代人心思潮》

覺培 |2007.06.24
447觀看次
字級

廿一世紀正當世界走向全球化發展的同時,人類也在面臨一場巨大的轉變,這其中不僅是經濟發展的變革,也是社會結構、生活方式、道德觀念、行為模式等不斷變遷的過程。面對急劇的社會變化,不僅人類心靈狀況呈現出錯綜複雜的局面,其它如思想、觀念、生活和習俗,也同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再加上追求經濟發展的步調,整個地球在有限的資源卻無止盡地開發,人類與自然正處於迎面相撞的危機,現代化的文明並沒有讓科技與智慧並駕齊趨,不斷的生產所提供人類對未來的期許,似乎也漸漸失去了意義。雖然說「競爭」是現代化進程中客觀存在的現象,良性競爭可以邁向快速成長,但是過度因競爭而產生的對立,所帶來的社會問題,難免失去了國與國之間、生命與大自然之間,或社會與族群之間的和諧。

從一九九二年國際佛光會正式成立後,星雲大師於每一次的會員代表大會上,以一個主題,一個理念的演講,分別在不同的地域,向全球來自近百個國家的會員,提出精神指標與未來努力的行事方向。直到二○○六年由香海文化出版社收錄了這一系列的主題演講,並依著年代重新作一番梳理,以《當代人心思潮》為書名,用中英文對照的方式,針對當代困境提出許多突破性的思惟,並契理契機地提供了現代人面對不同階段的人生課題,作一最佳的解決之道。

這本書代表了這十一場在世界各地的宣言,呼籲佛光會員心懷社會,立足地球,要放眼宇宙;身居道場,要普利大眾;天堂雖好,要美化人間。強調佛教徒應以出世心行入世事,希望人類用積極換取消極,用樂觀改變悲觀,用喜世摧毀厭世,用歡喜的奉獻,展現國際佛教的生命力與正覺觀。在每一個主題中,代表了一個強而有力的理念,讀者幾乎可以在這本書中看到面對這場全球化變革的年代,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的座標:

為了把歡喜注入人間,使世界不分種族、國籍、皆能融和一體,和睦相處,提出〈歡喜與融和〉;為了讓大家明白法界一切眾生,都是相互依存、共存共榮的生命共同體,提出〈同體與共生〉;在往來頻繁的社會裡,以尊重的態度待人處事,以包容的心胸利益他人,於是談〈尊重與包容〉;政治上以強欺弱,經濟上貧富不均,以及宗教、種族的排擠等,都是因為彼此不能平等共存所致,因此有了〈平等與和平〉。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缺撼,如人間的悲歡離合,生命的苦樂無常,環境的汙濁惡化等,都讓人身心不得自在,大師又以〈圓滿與自在〉、〈自然與生命〉為題,希望喚醒人類對生命的覺醒,珍惜生命,言行事理不違自然的準則。針對現代人往往價值觀多元化卻是非觀念混淆,而提出〈公是公非〉的主題,期望人類需有公是公非的勇氣,才能再造一個公理正義的社會。並在〈發心與發展〉中說明菩薩以積極態度發展人性真善美好,發展世間的福慧聖財,發展人際的和樂愛敬,發展未來的生佛合一。

為了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以〈人間與生活〉強調佛法生活化,僧信平等化,生活書香化,寺院本土化。這其中為落實生活書香化的理念,「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於二○○二年正式成立,以「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的願力,於全球開展了兩千餘個讀書會的組織,展開推動全民閱讀的風氣,讓佛教徒不再只是拜拜求佛而已。二○○四年大師再次以〈自覺與行佛〉,再次強調每個人要以自覺心昇華自我,用大願力行佛所行,二○○六年以〈化世與益人〉期許正法能弘化世間,且利益世人,期望大家以此為弘法的目標。在一字一句的閱讀中,我著實看到一代高僧如佛出世,為人類留下不受時空限制,且符合社會人心所需的理念與行動,融匯貫通了整個佛教的思想:「同體」、「共生」、「自然」是宇宙萬物,生命生存的現象,「歡喜」、「融和」、「尊重」、「包容」「平等」、「和平」,又是人際往來應有的準則;「公是公非」、「發心」、「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條件;若每個人都能夠「自覺」、「行佛」、「化世」、「益人」,這不就是佛陀一再期許眾生自利利他,覺行圓滿的修持之道嗎?作者星雲大師一生提倡人間佛教,強調以關懷生命為前導,寺院以發揮學校為功能,協助現代人找到解決困惑煩惱的方法,使佛法融於現時代的生活中。也因此,強調「理論實踐,行解合一」的人間佛教,以知導行,又以行致知,這種既不偏於理亦不偏於事的教育,強調了理事兼備,事理圓融的生命教育。其內容包含內在修持與佛法對生命終極關懷的義理探求互為表裡,從實踐力行中不斷思考反省,將宗教內化為生命智慧,重視生活的修行,尤其重視心靈的淨化,顯於外則走入人間、走向社會、走進人群、關懷社會,以正面、積極、樂觀的風格,落實對佛教對生命的終極關懷。

很期待每位佛教徒,皆能透過《當代人心思潮》這本書字裡行間對眾生的關懷,深刻體會佛教真實的法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