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六十多歲郭女士上月初正準備出門做義工,卻忽然暈眩倒地,全身突發性癱瘓。緊急就醫檢查,發現腦部有腫瘤,腦壓極高,隨時有生命危險,醫院緊急會診,立即做開腦手術,切除腫瘤。之後病理切片檢查,確診郭女士的腫瘤是惡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歷經兩周手術恢復,如今已能下床行走,醫師續予第二階段化學藥物的防禦治療,避免復發,提高術後的生活品質。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黃國烽表示,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原發顱內腫瘤,依據腫瘤生長壓迫的部位,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如長在腦幹附近,會影響病人呼吸心跳,甚至認知功能;長在小腦,病人可能會有平衡感變差狀況;長在額葉,病患的人格及情緒會改變;若長在顳葉,容易引發癲癇;長在語言區,可能產生語言障礙;若靠近運動區,則容易引起手腳無力。
黃國烽說,許多腦瘤的病人,因為症狀多樣,常常可能誤判為其他疾病,而奔走於各不同科別,不但疲於看診,未能找出病因對症治療,還可能延誤病情。
頭痛、腦壓上升、看到雙重影像、難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也都是腦瘤的可能症狀,提醒民眾,若發生以上症狀,且愈來愈嚴重,務必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