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上任至今,兩岸關係不但面臨嚴峻挑戰,馬政府時代所建立的雙向溝通早已蕩然無存,大陸軍機繞台、軍演成為常態,蔡政府賠掉不光是過去的兩岸政治互信,更間接葬送台灣的未來。
外交上中華民國本來就生存不易,蔡政府不但沒有鞏固原有的邦交國,執政兩年多,讓台灣失去五個邦交國,其中巴拿馬又屬中華民國歷史最悠久的邦交國之一,蔡政府不但賠掉國家的百年財產,自身的外交政策屢遭重挫,為此,一昧怪罪中國大陸,而疏忽反省自己,這樣的政府如何深得人心?
台灣在國力上更沒有與大陸較勁的本錢,蔡政府原先寄望透過「新南向」政策增加貿易產值,在兩岸關係與國際現實的當下,加上東南亞國家的消費力道普遍輸給大陸人,許多農產品、觀光業更面臨生存困難,試問:這難道不是政治誤國嗎?
在國內,政府為挽救執政不力的窘境,打著「正義」的名號,頻頻透過「促轉會」、「不當黨產委員會」特別鎖定國民黨及附隨組織執行政治迫害,不但弄巧成拙,更透露出蔡政府批鬥在野黨的野心,未深得人心前,徹底毀壞政府的形象,殊為可惜。
政府面對兩岸、外交與內政普遍執政失能的狀況,今年更適逢國內縣市長選舉,由於總統、行政院長的支持度皆遭重挫,蔡政府原以為可透過外交、兩岸的施政不力,來成為仇視對岸的武器,並喚回支持者的熱情。
然而現實狀況,不少中南部的選民表示,東北亞和東南亞的觀光客雖然來台「數量」增加,但消費力道遠不及於大陸人,因此出現大批觀光業者出售或倒閉潮,小老百姓在收入銳減的當下,自然會反映出對執政黨的不滿,因此支持在野黨參選人的比例大幅成長。台灣百姓最終仍會看清現實,釐清大陸與台灣本為一家人,並相信兩岸一家親,才是台灣未來的出路。
宋磊(嘉義市/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