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草屯鎮垃圾堆置一萬六千噸,吸引鳥類覓食。圖/賴香珊
【本報綜合報導】垃圾減量推動多年,但垃圾堆積如山的現象始終未消除,桃園、新竹、南投、台東及雲林等縣市都面臨垃圾危機,「垃圾打包」成為最新暫解燃眉之急措施,以壓縮覆膜打包成密封塊狀暫存,有縣市抱怨中央承諾要調度解決的支票跳票,讓地方只能自行將垃圾「打包留著」。
台北、新北兩市常被請求代燒垃圾,新北市環保局指出,目前三座焚化爐正在輪流整修,沒有餘裕協助處理外縣市垃圾。台北市環保局副局長盧世昌說,環保署調度協助雲林燒垃圾,主因是八月南台淹水產生不少垃圾,屬救急不救窮,且木柵焚化爐正停爐功能升級,每天約少五百噸處理量,只能勉強顧好自己。
桃園是六都中唯一有焚化爐卻出現垃圾危機者,民間營運十七年的欣榮焚化廠,在桃園升格人口激增後垃圾量大增,加上焚化爐老化,每年還得停爐歲修,已無法負荷。環保局表示,近年協調外縣市代燒,但價格不斷上漲,加上選舉期間代燒縣市怕得罪民意流失選票,態度保守,只得「自己垃圾自己解決」,展開垃圾打包。
新竹縣無焚化爐,每遇新竹市、苗栗縣焚化爐歲修,竹縣就出現垃圾危機;最近兩縣市焚化爐十一月才完成歲修,靠海邊的竹北、新豐區垃圾掩埋場,海風一吹,惡臭味就飄往附近住家,蒼蠅也暴增,縣府只得展開垃圾打包改善。
南投縣草屯鎮垃圾從去年堆到現在,最多時達一萬七千噸,期間雖有外縣市幫忙燒,但也因爐具歲修,至今仍有一萬六千噸無處去。為避免垃圾因天熱悶燒常要灑水,堆置場的地面水窪從沒乾過,垃圾山倒映水面,成了諷刺畫面,入夜臭味擾人,白天吸引鳥類成群覓食。草屯鎮長洪國浩說,環保局提出透過壓縮包膜降低異味,但還未施行,公所因此先以三百萬元經費發包小型打包機,現正組裝中。
雲林縣堆積的垃圾在八二三水災後增加,雖有北部縣市幫忙,但目前還有二萬噸;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正在評估打包封膜暫置。
台東縣環保局長謝清泉表示,全縣堆積逾五萬噸垃圾,焚化廠因不敷成本而不啟用,環保署雖推出「多元垃圾處理計畫」,但設廠期程、經費及垃圾分選後去化管道都是問題,緩不濟急,目前也在評估垃圾打包。
目前全台有二十四座中大型焚化廠營運中,其中十九座廠齡都超過十五年,多數使用年限即將屆滿,政府面對的是既老又殘的焚化爐窘境。新北市環保局表示,環保署應全面盤點全國待處理的廢棄物總量以及合法公民營處理設施總量,針對供需失衡區域進行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