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 台歐洲篇 簡約又環保 歐洲跳蚤市場正夯

林詩萍(德國/資深媒體人) |2018.10.01
1638觀看次
字級

許多到歐洲旅行的遊客,會將跳蚤市場排入旅程,除了可以挑選紀念品,說不定還能在市場挖到稀有的歐洲骨董。但在歐洲,跳蚤市場不僅是提供觀光客旅遊的踩點行程,更是歐洲人生活的一部分;德國第一電視台ARD曾報導,約有八百萬、百分之十的德國人,每月到跳蚤市場二至三次,從身上穿的到家裡用的,都有可能在跳蚤市場取得,要深入體驗歐洲人的生活樣貌,跳蚤市場肯定是個絕佳去處。

跳蚤市場英文是「Flea Market」,關於這名稱由來,還有些有趣的說法。據說在中古世紀的法國,經銷商交易富人的衣服已屬常態,但一八九○年代的巴黎因環境衛生髒亂、跳蚤橫生,就在一次大規模的跳蚤災情之後,不少商人將這些衣物運往巴黎北部,開始了第一個跳蚤市場。

另一說法是,在一八八○年代的巴黎,一些商人專門在夜間尋找人們丟棄不要的物品,白天聚集在同一個地方販賣這些物品,直到一八八五年,巴黎某區的市長終於同意給這些銷售二手物品的攤販一個固定市場,成為跳蚤市場的由來。

除了法國,比利時也被認為是擁有歷史悠久跳蚤市場傳統的國家。位於布魯塞爾的吉多巴爾廣場,自一八七三年開始每天有跳蚤市場。這裡幾乎是布魯塞爾的貧民區,但隨著都市更新及工業化發展,以往的貧民區如今租金也是不斷上漲。儘管面對生活成本上升、居民苦不堪言,但不變的卻是這裡每天都有的跳蚤市場。

從跳蚤市場的歷史來看,多半起源於貧窮、經濟弱勢的階層和區域,但現代人普遍生活富裕,回收再利用的跳蚤市場反倒成了現代人簡約生活、崇尚環保的流行標誌。

以德國來說,第一個跳蚤市場在一九六七年的漢諾威,這五十多年來,全國跳蚤市場已經發展到數千個之多,幾乎成了德國城市的時尚亮點,每個市政府推出的觀光導覽,也都會將各處舉行的跳蚤市場置入其中,可見跳蚤市場已成為觀光、文化及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有個規模不小的跳蚤市場,每周五、六一早七時以前,可以看到許多人陸陸續續開著裝滿貨品的汽車到市集擺攤,從骨董、電腦、鍋碗瓢盆到兒童服裝、玩具應有盡有。不少賣家是年紀較大的長輩,他們不介意顧客殺價,更樂於與客人交談聊天,與這些非專業賣家的互動過程中,不僅讓人探索了手上二手物品的歷史性,更讓人與人之間的買賣交易增添人情溫度。

年輕人也能在跳蚤市場找到適合的二手物品,幾位德國年輕女生出售保養得宜的二手衣物,一件只要一歐元(約台幣三十六元),讓許多買家趨之若鶩、認真挑選,最後買賣雙方往往都能各取所需、滿載而歸。

這個世界的資本主義經濟法則,鼓勵人類追求更多新的、大量的消費,然而,過度消費卻也造成過度浪費,也不會讓我們學習去珍惜和愛護所擁有的物品。

或許有機會來歐洲到跳蚤市場逛逛,會讓人對珍惜物品、回收再利用有更深刻的價值體驗。

林詩萍(德國/資深媒體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