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一詞是從英文翻譯來的,它是一個國際化的一個名稱,其生產的體系和產品、加工品,都必須通過有機食品機構或組織的認證。一切農副食品,也必須符合標準,才能夠生產或加工製造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全球的定義中,都認為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跟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所以它在種植時就不能用化學肥料,也禁止使用農藥,然後在它的加工過程裡頭,更加不能用激素,不能添加植物性的荷爾蒙。至於其他稱為優質的食品,是允許有限制的使用,但並不能稱為有機食品。
有機產品 香甜有保障
關於吃有機食品或者吃素食的安全性問題,國外有很多的安全性報告,但結論卻是眾說紛紜。有研究報告指出,有機農耕法栽培出來的稻米比較甜,氮含量比較低;用化學農栽培的香蕉,果肉會有一些硬心。國內有一些研究報告出來,認為有機食品的風味較佳;住在美國的一百位美食者及廚師,也認為有機食品的風味較一般食品為佳。
在營養成分部分,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認為有機食品未必比傳統食品更為營養,但是因為它不用人工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化學肥料,可能在產品衛生方面比較安全。國內的研究報告則顯示,有機白米裡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但另外有一些物質含量則比較低。
在有機栽培的水果方面,國內的一個報告指出,有機水果的糖度、酸度、礦物質比較高,但水分比較低,而且有顯著的差異。在保存期限方面,根據台東區的農業改良場試驗結果,化學農法栽培的楊桃五天就生核變,八天就劣變,但是用有機生長的楊桃,可以放到第十二天才劣變;另外,以化學農產栽培的番石榴,也比有機栽培的早一個星期劣變,似乎證實有機食品可以儲存比較久。
安心蔬菜 不是有機蔬菜
在認證標誌方面,MOA是一個自然農法的標示,它是一株植物正朝著一個太陽生長,你看到這個認證標章的時候,表示他所賣的農產品,經過自然農法三年以上農地所生產的,非常合格,可以標示「有機農產品」的字樣。
但如果是轉型期的產品標章,則不太一樣。因為它是指農產品是實施自然農法六個月以上,但是沒有到達三年農地所生長的農產品,所以只是轉型期的有機農產品。
認識這些標章這很重要,三年以下的,也許一把菜五十元,他要賣你六十元,很不合理,此外,有機食品標示還有仿冒或冒用的問題,使用已經作廢的標章來誤導消費者,也是嚴格禁止的。
至於什麼是安心蔬菜?它的生產方式是「安全用藥,農藥減半」,這也是農委會在輔導的。也就是說,這些蔬菜是在台灣地區的農場裡生長出來的,能夠安心的讓所有民眾使用,而農委會則輔導農民安全使用農藥,蔬菜中的農藥幾乎都不存了,即使有也是合法的農藥。
統一標章 便於民眾辨識
商家宣稱有機的蔬菜,到底是真有機還是假有機,政府在執行管理方案時,每年度開始會做農藥殘留情形的檢查,然後通知業者,將不合格品全部下架回收。政府會先在菜市場、環南市場、果菜市場抽驗,如果抽到的產品裡頭,有農藥、農藥標準值不合格或是產品宣稱有機驗出有農藥殘留,就會通報到農委會到農地去做查勘,若農地真有使用農藥,可要求他不得使用有機的字樣。
在超量使用農藥的處理方面,禁用農藥殘留在中央是農委會,在台北市是建設局,所以對於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部分,政府對於有機認證標章會加強抽驗。然後衛生署也可以罰它廣告不實,就像殘留農產品超過公告標準,便可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罰農產品。
對於有機衛生食品安全管理的部分,目前衛生署或農委會正在推動國家統一標章,像現在在台灣地區一共有十四個標章,讓消費者非常難辨認,也不知道標章是真的、假的,所以未來一定要推動國家統一標章。
推動統一國家的標章還有一個好處,讓消費者真正認識你的農夫,讓農夫有榮譽感。台北市前一陣子在推藥局的外觀跟藥師照片都站出來,讓所有進出醫院裡都可以認識,只要拿這張處方簽,就可以進入哪一條路上的藥局找到照片上的藥師,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