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提問熱絡。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李文旗/專修部一年級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論文為「一筆字」的影響。大師透過一筆字來鼓勵人生,讓更多喜愛書法的人來參予,讓人感受到佛教的慈悲與正面。此外,從講評老師的建議中收穫良多,例如發表前需要演練,必須掌握時間。另外,文章脈絡中互相的連結性,數據需佐證清楚。在寫論文時需要有時代的深淺介紹與現在改革的比較,從老師們的建議中,對於如何寫論文有了基本概念。
鐘沁琳/專修部一年級
妙景法師的人間佛教美學令我印象深刻。所謂美學,是美化心地,清淨無妄的真實,用佛法的美來教化人間。在實踐上,佛光山的建設與藝術氣息,能令人感受到修道人的清靜美。
最大的收穫是明白論文的撰寫是必須透過方法與觀察內修體證,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甚至也是一種深入主體多元探索的成長。另外,講評人方教授的建議也令我相當受用,教授提出必須讓自己的論文擁有出世與入世的跨領域學習,建議可以引用多方資料,針對歷史文化背景深入探討。
陳斯瑩/專修部一年級
從知千法師講述「人間佛教『給人懂』之研究─以《佛光大藏經》為例」中,使我獲益良多。師父上人為了「給人懂」,重新編修了《佛光大藏經》,讓更多人心無罣礙的深入經藏。
「人間佛教就是要讓人懂,我為了要讓人懂,我這一生花了很多歲月」。這一生,師父上人慈悲,為了發心承諾,立下永不退票的心。想想,人生還有多少歲月可以讓我們重來?成就別人,也等於成就自己。發起大願,就要為自己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