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共識營,與會人員大合照。
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彰化報導】由教育部指導、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主辦「第八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共識營」,昨天在彰化福山寺舉行,來自全台大專院校十二所、高中職十四所、國中二十二所、國小組六十七所,全國一百一十五所獲選為「二○一八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有二十七位校長及主任、老師近二百人代表與會。
南華大學校長暨三好校園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聰明致詞時表示,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看起來很容易,落實卻是要用心。從科學驗證行三好,對家庭、人際關係、社會和諧與健康都有很大影響,他感謝星雲大師積極推行三好校園,從教育扎根進而影響社會,至今第八屆有近八百所三好實踐學校。
南投縣私立均頭國民中學董事長覺居法師提及,改變社會、國家,唯有「行三好」。把教育帶到學校,從個人到改變家庭社會。透過三好,好好做事,做好每一件好事。不只翻轉孩子,也翻轉國家社會,達到世界和平,「人人行三好,世界更美好。」
專題講座「培養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公民」由台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處長、三好校園評審委員劉美慧主講。她表示,從第一屆三好校園擔任評審委員至今,看到許多學校對「三好」理念更加了解深化而被感動。
「三好論壇」由三好校園評審委員吳清鏞主持,健行科大教授兼院長羅新興、成功工商校長鄒紹騰、獅甲國中校長陳正憲、塗城國小組長林士凱三好校園實作經驗分享。吳清鏞表示,在參與評審的過程中讓他特別感動,既跟升學無關,學校願意把它看成重要的工作。
「辦一百個活動,不如一個活動,辦一百次。」健行科大院長羅新興以「影片」導入學習的重要,強調認知與行動的公民素養,從情意教育、共享理念與學習理念,學生能好學有禮,師長以身作則,達潛移默化之效。
此外,人間福報讀報教育推廣部經理妙具法師,介紹星雲大師《人間福報》創報的淵源,鼓勵各校上網申請人間福報與「三好卡」,強調讀報教育的重要。透過分組討論,腦力激盪,在綜合座談各組代表,紛紛提出生活實踐三好理念的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