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照亮高牆 社輔佈教安定人心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彰化報導 |2024.10.15
673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2024年佛光社輔佈教研討座談會」,依來法師(前排中)、妙宥法師(前排左3)、洪文惠(前排左2)等人歡喜與會。圖/人間社記者李崑銘
「迷路人遇見佛光人──翻轉人生」,由佛光社輔佈教師林宏弦(中)主持,謝建榮(左1)、柯宏志(左2)、周東照(右2)、劉祐誠(右1)與談分享。圖/人間社記者李崑銘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彰化報導】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十二日於佛光山福山寺舉辦「二○二四年佛光社輔佈教研討座談會」,規畫資深臨床社會心理學、輔導與團輔教學技巧、談佛教與犯罪預防的關聯性等課程,也邀請收容人分享遇見佛光人的改變。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出席,期勉逾百位佈教師及佛光人,把佛光傳入高牆,為收容人營造希望與未來。

開營典禮,依來法師感謝所有佈教師為佛光山、佛光事業忙碌,感念大眾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精神,不放棄黑暗的眾生。愈是苦難的地方,愈需要佛法,佈教把法身慧命的精神帶給眾生,引導眾生能離苦得樂。今年二千多人報名佛學會考,許多典獄長與教化科長回饋讚歎,很多收容人為榮耀用功讀書。從自受用到他受用,須有佛法基礎概念,參與培訓滋養法身慧命。

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提及,聆聽依來法師聽大師一句,「一個人不能沒有慈悲」,於是發願做個慈悲人,把慈悲基金會辦好,聽完的當下讓他更有勇氣,並鼓勵大眾發心擔任社輔佈教師,肯定自己做的是神聖的事,讓平安幸福照五洲。

資深臨床社會心理督導洪文惠老師主講「『讀你』關係和生態──從創傷知情的角度出發」,以家暴個案說明,生命經驗、人格特質與環境,將會影響個人的行為與思想。強調「讀你」的重要性,了解收容人需要,懂得收容人的人生發生什麼事,在「知情」情況才能真正給予幫助。

獄中閱讀福報

啟發自心佛性

「迷路人遇見佛光人──翻轉人生」論壇由佛光社輔佈教師林宏弦主持,與談人謝建榮、柯宏志、周東照分享。林宏弦肯定佛光社輔佈教師的功能很大,說明收容人回歸社會後遇到困難與挑戰,需要堅持與忍耐,感謝依來法師及佈教師的陪伴,及時拉他們一把,成為善友。

謝建榮參加明德戒治分監的佛學班,二○一五年遇到佛光佈教師說:「我都沒有放棄你們!你們怎能放棄自己。」當下頓悟「我是否能為自己生命做改變」。出監後,謝建榮加入佛光會,親近福山寺做義工。

柯宏志現在全家都是福山寺義工,他泛紅雙眼說,「我出入監所二十多年,娶到好某,不離不棄!」對台下的太太高喊「下輩子我再還你」。他因在獄中閱讀《人間福報》受到啟發,自動寫信向依空法師、永富法師及慧開法師索書,並獲得依空法師親筆回信鼓勵,而翻轉人生。周東照談及,加入佛光會盼自己能用善良的心,服務人群,關懷社會。



學習大師慈悲

不捨任何眾生

社輔佈教師黃重義分享個案輔導與團輔教學技巧,指出研讀大師演講集與多聞薰習,提升教學之能。社輔佈教師陳綺賢點出,佈教需契理契機,釐訂課程主題可以結合節日或時事,透過教學演示「抵制誘惑」。

慈善院行政組能憫法師主講「佛光社輔佈教師的修行──談佛教與犯罪預防的關聯性」。法師指出,佈教師的修行,需要自我成長,增強慈悲心、信仰力與開發潛能,行佛所行,成就菩薩道。結營典禮,林宏弦表示,佈教師攝受力要足夠,必須學習大師廣發慈悲心,不捨棄任何眾生的願力。彰化社區大學主任如輝法師透過「反問法」,讓與會大眾反思「建立價值觀難不難?」,用真心感受自己,佈教只做一件事「安定人心」。

此次,補發佛光社輔佈教師組長聘書給新北市賴守婉、南投縣陳玉翠、台南市林宏弦、施素蘭等五人,以及佈教師徐富銘等六人;新聘佛光社輔佈教師林應等共有十九人,齊心發願弘揚人間佛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