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後排右四)為佛光儲備社輔佈教師,頒發聘書。
圖/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彰化報導】佛光山慈悲基金會十七日於福山寺舉辦「二○二一年佛光社輔佈教研討座談會」,課程有矯正機關諮商與賦歸實例、弘法媒體設計與運用等,邀請法務部矯正署高雄第二監獄教誨師林文龍、綠色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戴慶華、佛光社輔佈教師陳綺賢、慈善院行政資訊有榮法師、佛光山慈善院行政社教知宗法師授課,一百二十人聆聽弘法佈教的祕訣。
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說,日前佛光山、佛光會榮獲社會教育貢獻獎肯定,大家跟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將人間佛教散播世界每個角落;佛光人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捨我其誰精神,無論善惡都是菩薩道修持。
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提及,佛光山的慈善就像《創客精神》一書,以科技和熱衷實踐的人群分享交流,激發每個人的創造力。發心的當下自利利他,依著星雲大師的教誨,大家就是「製造者」。
教誨師林文龍指出,過去的他不認為毒品受刑人能復歸社會,因為毒品犯是所有受刑人中,回籠率最高。直到時任法務部長馬英九、星雲大師創立明德戒治分監,由社輔佈教師投入戒毒教化工作,他也因此肯定佛教的力量能讓人改過遷善。
講師戴慶華傳授弘法媒體設計與運用,題點製作投影片時「心中要有人」,才能傳遞佛法。
結營典禮,依來法師頒發佛光儲備社輔佈教師聘書予十四人,增添監所弘法佈教的尖兵,年紀最輕的慈悲佛光青年分團團長李堃寧,同時也是國際佛光會世界青年總團白象幹部,他已經在矯正學校明陽中學發心佈教三年。依來法師以愛的叮嚀,佛光人須重視制度與品牌,到監所佈教應重視團體的榮耀。
中華古今人文協會理事長周學文分享,他曾收過一封來自看守所的信,受刑人期望能擁有《獻給旅行者365日》一書;協會已印製五千本平裝書,將贈送到各監所給收容人,期盼能將佛法傳入高牆內,讓受刑人得到甘露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