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雷軍

文/李德欣、王君璐、馬曉冬 |2018.09.16
2801觀看次
字級
2015年6月30日,在巴西聖保羅,小米全球副總裁、巴西人雨果.巴拉在小米手機發布會上介紹「紅米2」手機。圖/新華社
當時我們把公司名字起叫「小米」,就是希望發揚「小米加步槍」這種創業精神。敢為人先,敢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和別人沒做過的事情,這就是創新的精神。圖/新華社
小米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圖/新華社
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雷軍接受記者採訪。圖/新華社
「小米之家」台北店裡顧客了解小米手機等產品。圖/新華社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杜拜,人們體驗小米 系列產品。圖/新華社

文/記者李德欣、王君璐、馬曉冬

小米科技不賣小米,賣的是手機和各種智能終端。小米公司自二○一○年成立以來便高速發展,從一家主打「為發燒而生」的智能手機企業,成長為涵蓋手機、電商、新零售、智能硬體、物聯網等領域的科技創新「新物種」,並躋身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家擁有手機芯片自主研發能力的科技公司。

最初幾年融了幾十億美元,小米全部在中關村裡搞定。創業時,小米創始人雷軍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十二個小時。「大家的付出、大家的創業精神,創造了小米奇蹟。」他說。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小米創始人雷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談談他在中關村裡的那些事兒。

回首看創業初期

雷軍:一方面我覺得我們還是挺樂觀,認為有機會把這個事情做成,所以聚集了一大幫優秀的人才。同時我們也很低調,希望紮紮實實把事情做好。所以剛開始一年多時間,都是隱姓埋名做事的。因為這樣可以排除所有的干擾,我們可以認真地把事情做成。總體說來,在剛剛創業的時候還是挺不容易的,當時我們所有的創業者都承諾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十二個小時,覺得只有這樣的創業精神才能真正把企業做好,這樣的工作狀態我們應該持續了五、六年時間,到企業有一定的規模。我覺得正是大家的這種付出,才一步一步創造了小米這樣的奇蹟。

為什麼選中關村?

雷軍:我覺得我們選北京中關村創辦小米主要考慮這麼多因素。就是人才很聚集,小米要創辦的是一個有軟件(軟體)又有硬件(硬體)、互聯網的企業,相對來說,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這一點在中關村的話,這裡的人才有硬件的,有軟件的,有互聯網的各種各樣的人才比較齊全。我想這是第一個中關村很重要的優點。

第二個優點就是我覺得在中關村的話,它的科技金融比較好,其實我後來跟很多人說過,小米在前面四到五年的時間融了幾十億美金,咱們就沒有出過中關村,基本上你在這個土壤上,你就可以完成所需要的所有的錢,就幾十億美元你都能搞定。

更重要的是中關村有非常濃厚的創業的氛圍。就是在這裡,我給他們舉個例子,我說你在咖啡廳裡面坐著你發現,旁邊的十桌有九桌在討論創業。所以這種很濃厚的氛圍使每個在這裡的人都願意打拚、都很努力。我覺得這是很少有城市能達到這種氛圍。所以大家都在非常努力的時候,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很容易爆發出來,這也是為什麼中關村引領了整個中國科技創新的核心原因。

中關村的競爭優勢

雷軍:我覺得中關村人的確有一種創新和拚搏的精神。當初像柳傳志這一代人從科學院所出來創辦企業,開中國之先河我覺得挺了不起的。在科技創新領域裡面,在中國的各個領域裡面都處在前列,包括後來互聯網的時候,像新浪、像搜狐,再到像百度,產生了一代一代的企業。我覺得總結起來我覺得就是我剛才講了兩點,我覺得第一個就是敢為人先,敢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和別人沒做過的事情,就是創新的精神。

我覺得第二點就是打拚的精神。因為在中關村的話它聚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人才,所以在這個土壤上你要脫穎而出的話,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是因為高手過招,所以使中關村的優秀企業一代一代在誕生。

必須提升設計軟實力的中國製造

雷軍對記者說,商品要賣得好,沒有設計的話,你不就蘿蔔白菜嗎?相當於在賣原材料,你怎麼能注入這個創意,注入文化色彩使設計產生價值,而且任何一個品牌背後其實都是設計。

而小米用短短七年多時間,從無到有成長為千億元規模的製造業企業,成功的密碼之一也是對創新尤其是設計的高度重視。

二○一七年十二月初,法國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正式將全面屏智能手機小米MIX和小米MIX2列入館藏。這是中國大陸消費電子產品首次被世界級藝術博物館收藏。

雷軍表示,設計是我們今天這個社會裡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中國製造裡面要強調的軟實力。「其實我個人認為『硬』的質量已經愈來愈好,今天關鍵是不好看、不好用的問題。」

雷軍表示,第一個要建立國家級的工業設計的推動機構,來推動設計在中國大陸的普及。第二個幫助中國大陸有一些獎項,或者設立有世界影響力的獎項。第三個,加大對設計人才的培養力度。第四個要獎勵好的作品和對設計做得比較好的公司,這些都有助於設計氛圍的產生。

質量和創新同等重要

雷軍:在質量這個問題上,我把質量放在跟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我跟他們講,我就說創新決定了我們飛得有多高,品質決定了我們能走多遠。這個東西要是沒有創新你可能賣不出去,賣出去質量不好你這公司就沒戲。如果你做百年基業的話,你品質一定得好,讓大家放心。我跟他們提的品質目標是能不能不壞,壞了也不要修了直接換新的,我們什麼時候能到這樣的品質水平,讓所有的消費者買小米產品放心。當然它需要一個過程,因為壞了直接換新的成本很高。而且小米又是性價比很高,貼著成本在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回過來,就是盡量怎麼讓它不壞。

用互聯網效率作零售

記者:如何看傳統零售店面臨的問題?什麼是「新零售」?

雷軍:如果不改變商業效率,傳統零售會萎縮得更厲害。原來的零售店很粗放,房租、人工很便宜;現在房租、人工上漲,原來的低效率就搞不定了。所以我們一直在想,能不能用「互聯網+」的思想做傳統零售業。二○一六年二月我們開始試點,在北京清河五彩城十萬平方米的商場地下一層開設一個二百平米的小米之家零售店,去年經營了十個月,銷售額就占五彩城零售業總額的十四分之一,而面積才占五百分之一。我們到現在已開了一百家店。

新零售就是互聯網效率作零售,用互聯網技術手段、方法論和人才來改善傳統零售業。能幫助傳統零售業提高效率、改善用戶體驗。實踐的結果是,可以用電商的成本完成傳統零售。但這中間也有很多改革,要完全自營而不是找各級代理、加盟、掛牌子,層層加價,整個都是小米的統一流程,進行統一管控,保持了很高的性價比。

新經濟需要互聯網思想

雷軍:新經濟我的理解就是「互聯網+」,就是用互聯網思想,互聯網技術重新武裝過的實體經濟,具備非常強的競爭力。我們一直認為互聯網是一種思想,是一整套先進的方法論,怎麼用這個東西來武裝實體經濟,這就是「互聯網+」的核心。第一條,改善產品的設計和用戶體驗。第二條,用創新性的方法提升整個系統效率。系統效率提高以後我們有能力把優質的產品賣得相對便宜,這樣消費者就會歡迎你,喜歡你。所以整個新經濟的特徵我覺得是以用戶為中心,然後業務高速成長,我覺得這個成長率很重要。

很多傳統經濟到了一定的規模,成長百分之十,兩位數成長覺得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其實在新經濟企業裡面,基本上保持了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一百的增速。

看好未來哪些領域的機會?

雷軍:未來十年,中國大陸各行各業都有很大的機會。就我個人而言,互聯網如何與農業高效結合一直是個重要問題,所以我特別看好「互聯網+農村」這個大方向,也適應了現在的國策。我認為,在政策上應該加大互聯網應用的支持力度,因為市場行為的效率非常高,比如共享單車。我認為未來十年,「互聯網+」不管到農村、金融系統,還是到城市出行等新領域,想像空間很大,機會很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