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最近有一個眾所矚目的新聞,就是公正黨準備找一個選區空出位子製造補選,讓該黨實質領袖安華能當選國會議員,進而等待現任總理馬哈迪實踐諾言,將總理之位讓與安華。
這個新聞之所以令人矚目,就是因為馬哈迪和安華結仇長達二十年,但因為要拉倒大馬前總理納吉的政府,兩人「不得不」暫時將恩怨放在一邊,一起努力打贏選戰,當時的妥協條件就是,贏得選戰後,由馬哈迪先出任總理(安華當時還在坐牢),之後再交棒給安華。
後來反對陣營果然創造了歷史,促成大馬獨立以來的第一次政黨輪替,馬哈迪本人當然也創造了歷史,不但成為大馬有史以來第一位兩度獲選為總理者,也以九十三歲高齡創下大馬年齡最長總理的紀錄。
只不過大馬新政府就位後,有關馬哈迪究竟最後是否會讓位給安華的傳言或揣測一直不斷,特別是馬哈迪上任後所採取的一些措施以及人事任命,都讓公正黨內的人惴惴不安,認為馬哈迪可能另有盤算。
例如馬哈迪在未經公正黨推薦的情況下,逕自委任該黨現任署理主席阿茲敏擔任經濟事務部長,就讓安華頗為不安。這是因為阿茲敏當年是馬哈迪推薦給安華的,而現在阿茲敏在公正黨內的影響力僅次於安華,加上內閣職務之後,他的力量其實超過安華了。
因此很多評論都指出,馬哈迪提攜阿茲敏是有深層的策略考量,簡單地說,就是要抑制安華。而且,當初所謂馬哈迪會讓位給安華的事,並無白紙黑字,只是隨時可以不認帳的口頭承諾而已。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初也沒有任何人提及馬哈迪將在多久以後讓位給安華,就更讓這件事顯得飄浮游移,難以捉摸。
公正黨方面也很尷尬,只好不斷放出消息,指稱馬哈迪一定會交班,而且是在上任兩年屆滿之時。只不過馬哈迪本人對這個說法,從來不予證實。
現在公正黨急著空出國會議席讓安華上陣,顯然是要趕鴨子上架,讓安華做好所有接班的準備,只等兩年一到,就逼馬哈迪讓位。只不過馬哈迪一方也不是無牌可打,譬如說他可以在安華準備參加補選的選區,推出競爭人選而讓安華落選。又譬如說他可以一口否認有「兩年」的承諾,甚至於否認有讓位的承諾。
權力始終是令人迷戀的,馬哈迪坐上總理位置之後是否會戀棧,恐怕還得等時間來證明。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