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茶23號茶芽。
圖/茶改場提供
【本報南投訊】餐前、餐後來一杯台灣的古早味紅茶,是許多人的幸福滋味。農委會茶改場為增加台灣紅茶風味多元化,並與國際紅茶有所區隔,近期選育出「台茶23號」新品種,日前完成命名,提供消費者紅茶風味新選擇;口感上澀味降低,且散發濃郁花果香,可望獲得年輕世代青睞,將成紅茶市場生力軍。
茶改場表示,研究人員多年來選育具有特殊風味,且適製紅茶的茶樹新品種,繼台茶18號「紅玉」及台茶21號「紅韻」後,今年再正式命名推出新品種「台茶23號」,將推廣茶農種植,近期也將對外甄選商品名。
「台茶23號」為日據時期台北帝國大學教授山本亮在安徽祁門茶區所採集之茶樹種子,從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茶改場魚池分場前身)起試驗研究,茶改場魚池分場於二○○一年篩選出之品系「祈辦1」。新品種具有生長勢強、抗病能力強與耐旱性強等特性,又其所製作之紅茶品質表現優良,具有水色橙紅豔麗明亮,香氣芬芳幽雅具甜花果香,滋味甘醇韻濃具收斂性等優點。
茶改場表示,紅茶是世界產量最多,且消費量最大的茶類,台灣茶產業於七○年代由外銷轉為內銷後,產製銷主力茶類以部分發酵茶為主。至一九九九年台茶18號育種成功,接續又於二○○九年育成台茶21號,加上這次育成的台茶23號新品種,預期將可成為台灣紅茶的生力軍。
茶改場表示,一般小葉種茶樹所製造的紅茶品質,與大葉種茶樹所製作的紅茶品質仍有差異,魚池分場長黃正宗表示,「紅玉」為大葉種茶樹,具有薄荷、肉桂香氣,但入喉帶收縮感、比較澀。他說,品茗重視韻味及滋味,一般小葉風味輕薄,但台茶23號沒有大葉種茶的收縮感,澀感低,滋味甘甜韻濃,有顯著的花果香甜;而且有小葉種一年四季均可產製的優點。
一杯好的「古早味紅茶」是如何沖泡的呢?專家表示,真正的古早味紅茶的作法,應該是以純正的紅茶茶葉沖泡後,再加入砂糖或黑糖下去煮而成,讓茶葉香氣和焦糖香味交融出紅茶的「古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