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國家博物館,日前驚傳火災,館藏兩千萬件珍貴文物,高達九成被燒毀。今年初,該館才剛慶祝館舍落成兩百周年,該館不僅是巴西最古老,也是南美洲最大博物館之一。這場火災對美洲人類文明史誠屬浩劫。該館鋪設木質地板,館藏文物多屬易燃品,更使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這場大火更燒出巴西的政治與經濟問題。該館副館長災後表示,缺錢的巴西政府坐視該館年久失修,火災時消防栓竟無水可用,該館剛與巴西國營銀行達成投資協議,籌措整修工程資金和一併更新消防設備,卻得等十月該國總統大選後才動工,孰知整修前就遭遇火災。巴西中央政府大砍里約市預算,該館甚至得自力救濟募款支付清潔費。巴西政府的怠忽,對這場文物浩劫難辭其咎。
台灣公私立博物館數目不少,但有世界級地位者,恐怕只有故宮博物院。部分公私立博物館被譏為大而無當、門可羅雀蚊子館,除建築外收藏文物質與量乏善可陳,更缺推廣研究經營管理專業人才。
三年前立法院三讀通過《博物館法》,然而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缺錢、文化預算短絀下,處境只比巴西好一點。縱使政府推動這些多屬非營利屬性的博物館改制轉型為行政法人,但因願景不明確,且部分財源需自行籌措,以致這些博物館對行政法人化,多持觀望態度躊躇不前。
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數十萬件國寶文物為例,多為畫作、書法、善本書與官方文書、陶瓷與銅器等古物,多屬質地脆弱或易燃物,須置於恆溫恆濕環控狀態保存展示,更須定期檢視修補,以防氧化變質解體。館藏庫房安檢監控尤其嚴密,卻非大多數公私立博物館所能企及。
無論是經營管理相關專才,考選晉用與在職教育訓練,館藏文物蒐購展示保存,面對火災等人為或不可抗力災變危機處理,及館藏安檢防護措施,博物館法主管機關文化部與地方政府文化局,對這些博物館切莫生而不養,除經費補助外、更宜充實專業人力,提供教育訓練與專業知識諮詢,並以巴西國家博物館浩劫為戒,檢視火警和消防系統功能是否正常,檢討應變拯救文物作業流程是否合宜,並定期演練找出缺失。
亨樹(台北市/前國會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