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軍人節,蔡英文總統偕五院院長在忠烈祠舉行秋祭,總統及各首長皆閉口不唱國歌,引發爭議,被指不尊重軍人。
提起唱國歌,其實很羨慕美國人。每次看美國職籃轉播,總是特別關注他們在開場時邀請誰來唱國歌,有中小學學生、有藍調歌手、有搖滾明星,黑白黃各色人種皆有,象徵美國大熔爐,沒有伴奏,就是清唱,將一大片國旗鋪滿球場,旁邊站著儀隊軍人手持國旗豎立著,唱到國歌最後一句悠揚高亢尾音的時候,全場會響起歡呼聲。「好愛國呀」,我不是美國人,卻常常為這一幕而感動。
在台灣各種典禮,總為國歌唱與不唱尷尬不已,既然是祭典,祭儀可以改。想像一下,如果在秋祭典禮中,邀請退伍軍人主唱國歌,在唱國歌的同時,英、德等高官右手貼左胸口,頷首閉目,如同職業球員上場前的莊嚴景象,這一幕所代表的是向國家致敬、向先烈致敬、向保家衛國的軍人致敬,這不分黨派吧!
國家領袖不想唱國歌,也得尊重一下旁人觀感,把表演做好,如果連秀都懶得做,那是傲慢,以及對歷史的藐視。你能想像,美國人說南北戰爭是北方自由派打贏的仗,不用紀念;英國人說福克蘭戰役是柴契爾夫人保守黨打的仗,不用算數?
國歌、國旗、國號是歷史的一部分,是一體的,這個國家的軍隊所效忠的對象,就是國歌、國旗和國號,已經不再是哪個黨。凝聚國家為一個共同體,是總統的責任,身為三軍統帥沒想通這一點,就別高喊團結。
鄧敏宏(宜蘭市/宜蘭社區大學社團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