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家中的寵物毛孩懷孕一胎可生下五至十隻幼仔,人類同為哺乳動物,一般來說一胎卻只有一個孩子,為何差異如此大?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一塊侏儸紀時代的化石,間接證明哺乳動物在進化過程中,通過減少一胎產子的數量,以「換取」後代較大的腦容量。
新一期英國《自然》期刊上的一篇研究顯示,日前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發現,約一億八千五百萬年前的化石「威爾斯卡岩塔獸」,有許多特徵與現代哺乳動物相似,被視為哺乳動物的遠親之一。
研究人員說,這塊化石中的母獸有三十八個幼仔,是現代哺乳動物平均同胎產子數的二倍多,研究人員對這塊化石進行3D分析,發現化石中的幼仔腦容量較小且同胎產子數量較多。
大腦非常耗能,導致懷孕也非常耗能。論文作者、德州奧斯汀大學教授蒂莫西·羅表示,數百萬年後,哺乳動物擁有了更大的大腦,同胎產子數也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