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主題徵文──夏日】再見農家樂

文/張薈茗 |2018.08.29
2054觀看次
字級
圖/張薈茗

文/張薈茗

月前台灣受巴比倫颱風影響,彰化地區豪雨不停,趁著天氣放晴,農家急著採收稻穀,以免泡久了萌芽損失重。

車行產業道路,收割機忙碌的捲起稻稈再整齊滑落,白鷺鷥、外來種八哥尾隨在後找蟲吃,偶爾翩翩飛起,點綴著雨後的藍天碧麗,好一副悠閒的田園之樂。

走進秀水鄉大厝巷,一座傳統三合院裡,八十六歲阿嬤忙著晒榖。剛收割的穀子含有相當多水分,三合院前的大埕,是阿嬤大展身手的地方。阿嬤從十九歲那年嫁入林家為媳,手拿耙子翻動稻穀的農活,現在是閉著眼睛都能做。

黃澄澄的稻穀,在烈日下更顯金黃燦爛,滿頭銀白的阿嬤說:「稻穀採收後直接賣給農會,留下幾袋稻穀自晒,是給自家人食用,吃慣了經過三天曝晒熟成的穀子,風味真的不一樣。」頭戴花斗笠,手戴長袖套,阿嬤翻稻穀的動作非常俐落,陽光把她的臉晒得通紅,滿身大汗,頸上毛巾擦個不停。我趕緊趨前倒杯茶給阿嬤,請她到陰涼處稍微作休息。年輕女兒則接續耙穀工作。

這座大三合院的左右護龍各有一座「車輪畚」,外觀看起來很像巨大蘑菇,是農家儲藏穀物的倉庫,把穀物存放其中,可防潮又可防老鼠偷吃。一個車輪畚可容納晒乾的稻穀一萬六千台斤。

右邊的車輪畚旁有口百年老古井,阿嬤說:「祖先有地理概念,挑到福地,這口古井泉水源源不絕……一身汗臭就是要到井邊沖洗,順便洗滌髒衣服……」

當時井邊已有鄰居挑菜洗菜,阿公一身暑氣自田野歸來,過去幫忙打水;一會上衣一脫,肥皂一抹,水瓢一舀,井水從頭頂澆灌下去,瞬間的清涼,在旁看了也覺痛快無比,這是酷暑季節最佳消暑法。

見到農家的淳樸生活、鄉里的親切互動,好似回到童年的農村印象,心中感動久久不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