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極端氣候 經濟部治水轉向

 |2018.08.25
1972觀看次
字級
台南市大新營及麻豆地區傳出嚴重積水,不論是農田還是道路橋梁,幾乎都泡在水中。圖/劉學聖
台南市大新營及麻豆地區傳出嚴重積水,不論是農田還是道路橋梁,幾乎都泡在水中。圖/劉學聖

【本報綜合報導】八二三豪雨重災驚醒中央,為因應氣候變遷極端降雨,經濟部水利署治理經費將投入區域排水及市區下水道治理。另外也要增加國土滲透能力,推動出流管制逕流分擔,減少地表逕流水量,增加都市耐災能力。

水利署表示,前瞻計畫編列約六百一十億,將重點投入都市下水道、市區區域排水,以及縣市河川整治。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昨天指出,這次熱帶性低氣壓帶來的強降雨,最大的時雨量達一百零八毫米,目前的都市排水系統確實沒有這樣的規格,因為設計有極限,無法應付這麼大的時雨量。由於極端氣候愈來愈明顯,且這次的強降雨又多集中在平地,經濟部會針對雨勢以及降雨集中部分地區等進行檢討。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特別預算,未來會先用在淹水區域,包括台南、嘉義、雲林、彰化、高雄和屏東等縣市。

雨水下水道 提升實施率

曾文生指出,今年七月的西日本豪雨,也造成重大人命傷亡及洪水。資料顯示,當時日本的最大時雨量是一二九毫米,台灣這次是一百零八毫米;三小時的最大降雨量,日本是二百六十三毫米,台灣是二百四十八毫米;至於十二小時的累積雨量,日本是四百三十三毫米,台灣是三百八十二毫米,降雨量相去不遠。

經濟部已進行致災原因分析,王藝峰指出,台灣過去常常發生的大型河川潰堤或溢淹,但最近幾次豪大雨,大型河川已很少氾濫致災。反而是受氣候變遷影響,頻繁發生的短時強降雨,因為超出都市雨水下水道及道路側溝的設計標準,造成市區淹水。

營建署表示,因應強降雨的氣候成常態,將持續推動都市總合治水計畫,除提升雨水下水道實施率外,也將引進海綿城市概念;加上前瞻基礎建設八年投入二百四十億元,雨水下水道實施率將提升至百分之七十一點九。

營建署說,自二○一四年起推動六年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投入近八十九點七億元辦理全國雨水下水道系統建設,預訂增加雨水調節池滯洪量約二十五萬噸、增加雨水下水道幹線一三六公里及都市排水站,可提升雨水下水道實施率百分之二,及都市計畫區保護面積九十八平方公里。

完備救災計畫 降低災害

水利署將把治理經費重點投入區域排水及市區下水道治理,遭水淹的南部縣市首長都樂見其成,但也認為應有相關配套作法,才能更有效治水。

雲林縣長李進勇表示,面對劇變的天災,無論是河川還是排水整治,保護標準有其極限,還要加強非工程的措施,例如事前預警、避難或是逕流分擔、出流管制等因應策略。

嘉義縣長張花冠表示,嘉義縣過去曾針對區域排水做出十大系統規畫,其中廣設滯洪池,是放在規畫案最後一階段。但面對這次豪大雨,或許應思考廣設滯洪池,以避免淹水。

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指出,提高排水防護標準要拓寬河道、徵收土地並不容易,加高堤防也非萬靈丹,橋梁須隨著加高,未來會朝排水工程、海綿城市防災管理並進,因應氣候變遷下的治水新挑戰。

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表示,極端氣候影響下,區域排水和市區下水道當然重要,但以高雄的情形,還是闢建滯洪池比較有效。

屏東縣政府水利處長江國豐觀察,要應付這樣的「雨炸彈」,除排水系統的治理,周邊配套措施,包括抽水機的布建、因地制宜的救災計畫都要完備,才能讓災害降到最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