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優格、檸檬汁或醋取代沙拉醬,可減少熱量的攝取。圖/美聯社
【本報台北訊】《天下雜誌》報導,多數健康飲食上的建議,注重吃下各種類的食物,確保飲食有數種不同的食物群組;健康專家指出,這樣一來,你就更有機會攝取身體所需的一切。但在最新檢視中,科學家發現,多元化飲食不一定能讓人更健康。
美國心臟協會(AHA)在發表於期刊《Circlation》的聲明中,檢視現有的研究並指出,多元飲食有益健康這個說法的科學證據有限,在降低肥胖、心臟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上尤其如此。
事實上,就前述項目而言,AHA委員會檢視的部分最新研究顯示,多元飲食反而與最差的結果有關聯。
科學家發現,因為現有研究對多元的定義不同,也因民眾用不同的方式解讀所謂的多元飲食。聲明首席作者、德州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人類基因助理教授奧托(Marcia de Oliveira Otto)表示,這並不令人意外。
素食者攝取種類少
但食物較優質
為了衡量多元程度,大多數研究會詢問民眾,他們吃下了幾種不同的食物,例如零食、正餐、新鮮蔬果等。但結果顯示,與素食者等攝取食物種類較少但較優質的人相比,吃下較多種類食物的人,也傾向於吃下較多不健康的食物,例如加工零食、蛋糕、甜點等。
為了判斷飲食是否多元,先前的研究也會檢視飲食的平均程度,亦即衡量何種食物提供了大部分的熱量,以及飲食的相異程度,亦即衡量不同食物的特定特徵,例如纖維含量、加工程度等。
在各種多元化的定義下,這些研究並未發現多元飲食在心臟病、肥胖等健康結果上的總體益處。
不過,若研究聚焦於飲食品質,例如所含脂肪是否以健康脂肪為主、是否含有大量蔬果、紅肉和乳製品、是否有限等,他們也發現,這些飲食確實與慢性病風險較低有關聯。
奧托表示,「世界正在改變,食物環境也在改變。」與十九世紀初期、首度開始建議攝取各種食物之時相較,「多元」飲食在今日所代表的意義已然不同。
過去,健康疑慮主要圍繞著營養不良,以及營養素和維生素攝取不足,因此,建議吃下各種食物十分合理,因為那讓人更有機會透過日常正餐滿足營養需求。
營養過剩
增心臟疾病風險
她表示:「今日,我們已經從營養不足變為營養過剩,特別是在美國等國以及中等收入國家。現在,我們擔心的是心臟疾病、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病。」
這並不是說吃下多種食物對健康沒有幫助,而是民眾對「多種」的解讀,含括了所有的食物,而有些食物不一定對健康有益。
換句話說,多元飲食並不是包括了健康和不健康食物的飲食,因為不健康食物的負面效應,有可能會超出健康食物的益處。
奧托指出,更有幫助的做法,特別是在今日這種選擇極多的食物環境之中,或許是將重點放在飲食的品質而非種類。這代表建議民眾儘可能多吃植物性食物、水果、蔬菜、植物油,減少含糖食物。奧托表示:「我們得重新思考何謂飲食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