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使用鼻胃管的老人,用藥需磨成粉,但有些藥物磨成粉劑型改變,可能導致吸收改變,造成副作用、交互作用。根據三軍總醫院的調查,約有六成使用鼻胃管的老人,可能有用藥不當的情形。
三軍總醫院分析二○○四年二萬名使用鼻胃管的老人、三十萬筆處方箋資料,發現約六成的研究對象,可能發生一次以上接受含有不可磨粉藥物的錯誤處方箋。
三總家庭暨社區醫學部老年醫學科醫師張耀文表示,使用鼻胃管的老人以中風者居多,這些病患的藥物需磨成粉後才能給予。由於老人往往有多種慢性病、用藥複雜,醫師可能因疏忽導致用藥不當。根據健保藥品資料,不可剝半或磨成粉的藥物約有三百六十二種。
研究發現,有問題的處方箋約占三成,這些處方箋可能含有不可磨粉的藥物。張耀文說,處方天數超過十四天者,會增加百分之二十三的風險,藥物品項超過五種者,會增加百分之一百三十三的風險。
研究還發現,較常見的不可磨粉藥物為瀉劑bisacodyl(例如Dulcolax),磨粉後可能造成嚴重腹瀉;及降血壓藥felodipine(如Plendil),磨粉後可能造成低血壓;還有支氣管擴張劑Phyllocontin,磨粉後可能造成心悸、心律不整。這三種藥物,是研究中發現頻率最高的不可磨粉藥物,皆約占了三成。
張耀文建議,醫師應注意多重處方,定期檢視長期處方藥物;而家屬應主動提醒醫師家中老人使用鼻胃管,並固定就醫診所或家庭醫師,如此可將不當用藥的發生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