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M
◎孤獨的迷思
上個世紀的文藝圍繞「寂寞」打轉,而當新世紀離千禧漸遠,文學與藝術走入「孤獨」的迷宮,怎麼也撇不開那種面對自己的抑鬱。
為什麼呢?為何我們經常讓孤獨的指爪掐在日常的忙碌間?是不是網路時代為我們帶來即時而疲於應付的熱絡,卻也遠遠隔離了我們?是這樣嗎?我們虛擬的距離緊緊黏貼、實際上卻離彼此愈來愈遠。不單單網友如此、朋友如此、親戚如此,連親人也沒能踏入這個距離之內。而這個「安全距離」內,都有一個我們自己築起的迷宮。這個迷宮之中鏡像繁複,歪斜而繁複地倒映出我們與世界,任何鏡像看來都是千真萬確,走開幾步卻發現那些都片面支離。然而,這些映像果真是「真的」?又當真是「假的」嗎?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才是貼切的解譯吧!科技讓我們的世界辨不清真假、緊緊揪住沒有實體的幻影,卻又擁抱這一切的不真不實。所以孤獨不是時代給我們的,而是來自我們選擇的生活內容。因為我們選取了虛擬的生活,所以生活也就只給我們虛擬的一切。
誰能讓我們走出這個自我構築的迷宮呢?許多人迫不及待地談一場戀愛,或逃避於某種惡趣之中。直到他們發現:這些都讓他們的孤獨變得更加鮮明,自己因此更加深入迷宮中心,在原地打轉,逃不出自己對生活的虛擬。各種身心問題乃至社會問題,就變得棘手而難以代謝。
其實若是你感到孤獨,甚至孤絕,走入現實的人群之中,互換彼此的善意,讓彼此的感受獲得對方的理解。你了解我、我也了解你,我們心中的「孤獨迷宮」,便自然淡出體感之外,幻失在陽光下的笑容燦爛裡。
這是真實的,你猜的沒錯我說的也沒錯,就只是這樣簡單而已。
◎幸福的排列
文字工作為我帶來自由與滿是羞怯的生活,大腦是我的玩具箱,而心跳直接面對生活的爐火。
在寫作的拮据中,由於寬容而不寬裕的家庭,我仍聊有餘裕在文字的小徑中散步,彷彿書寫是每天的、大腦與心跳的規律運動,既活絡思維、也強韌了魂魄。儘管平日能握入手中的不多,但寫作的日子充滿理解與樂趣,就像自己氣息間的淤積、日常中的歡悅,都在喉間融為甘露,微苦之間也帶著甘美。
因為快樂與幸福,和所獲所得沒有絕對關聯。快樂源自於心胸的寬敞,幸福也在每一天的稀鬆平常間。寬裕或拮据、優閒與繁雜,皆起因於生活的奢儉。我們能否真切感到幸福,只不過是在複雜的生活元素中,選擇、排列出簡潔的秩序而已。
◎人生五十
總是在夜半醒來,在電腦桌前的文字裡度過黑暗與黎明,就像期待自己的文字能照亮點什麼,我也盼著天光早些透進窗台,晒暖我左胸中的心情。
男人越過五十,原本的自信滿滿就有一半存疑,心中直是不解:到底年輕時是何來的幸運?那樣順心地翻過一顆顆山頭?儘管在眼前的勞頓中低頭,也只是笑看自己掌心的空白,可總有些時候,就是會空著雙手,在虛無間無聊地到處抓取。
從晨光之間走到生命的日夕,有很多體會是無從言語的。只是真真切切的了然: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歷經數十年的天真可愛,如果沒有意外,也都會來到中年的眼明心開,和緊貼脊骨的迷惘疑惑。彷彿生命是沒有終點的路,再如何不甘、或怎樣不願,仍要向前走入自己的風景裡。至於其中風光如何?紅塵你我,也只是自痴自笑、自知自明而已。
畢竟人生五十,周遭投射而來的光源已稱不上通透,如何從其間紛亂的色相中,提煉出自己喜愛的光譜,便要善用歲月帶來的智慧,自發而誠懇地回覆世界。
◎盛夏的遠方
看著盛夏中的「人景」,在烈日下擁擠、不斷揮汗,我特別對當前的青春報以理解與同情。這是屬於他們的時代,然而都會生活都公式化了!他們終日在大大小小的企業中,彷彿AI般照著手冊、企業know-how按表操課,一邊還鑽在微細的得失間,與同事針鋒相對。
所以從職場的角力間走過,我特別想告訴年輕的人們:在人群的雜穢間禮讓一步,你才能看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或許日正當中,大夥兒擠在爐火邊爾虞我詐、你爭我奪,表面上像是讓人大有斬獲;然而因此錯過自己的人生,便要永遠失落這一段青春。
因為人生是選擇而來的,贏得滿手的瑣碎,卻漏失自己最珍貴的寶石,是生命最大的遺憾與不值。何時拋開人際間細碎的計較,何時就能把最美的寶石胸章別在胸口,帶著真切屬於自己的人生與財富,走上林蔭的涼風徐來,以及迎面的繁香撲鼻。因為來到中年之後,自己選擇的是怎樣的人生,都騙不了人,更騙不過自己。就像文人經常提到的雪地鴻爪,也恰似台灣俗諺中的一步一腳印。
◎橙金色的日夕
我偏愛傍晚時分的微涼,陽光飽經半天的世故之後,溫柔地晒在頸背上。
或許童年時高樓極少、天空開闊,我一直記得當年河水飽滿的柳川河畔,夕陽能夠映現出很多顏色。有時天空與河面是稍稍深一些的鵝黃色、有時像是沉穩的銅金色、有時是橙黃中透點淡薄的墨綠,而颱風橫掃之前,又是鮮豔的、一片通透的橙紅色。當年入夜前微涼的風中,夕陽就這樣磅礡地為整個城市著色,你能想像那種在金光中欣賞城市的好景嗎?那曾經是我們稍有年紀的一代,每天的理所當然與享受。而在高樓擁擠的當前,這些真實的美麗都遺失或被淡忘了,彷彿那樣美麗的天光、那麼令人安心而舒緩的一切,都在時代的演化中憑空消失了!是科技的進化造成環境的退化嗎?或者我們不再覺得這一切的享受,是有價值、值得抬頭仰望的?
走在夕照的人群與車陣間,我全身吹在夕陽微涼的暖意中,時而抬頭警戒來車,時而低頭踢了幾顆碎石子,兀自搜尋自己體感中,那令人感到愉悅的回味再三。當車陣都落在身後了,我循著窄街穿入小巷,那裡是孩子們砰砰然的籃球場。隔著小學圍牆的鐵絲網,橙金色的日餅彷彿垂掛於大樓的四樓身側。涼風漸來的華燈初上之間,我在孩子們拍打籃球的節奏中,信步走入今日最後的天光,以及入夜之初,為晚餐提鮮的燈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