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隆俊
童年時,家境不是很富裕,餐桌上有魚、有肉的日子寥寥可數。因此沒得挑也不敢挑食,只要有食物填飽肚子,已該慶幸。也因為菜色不佳,那年代的菜大多重鹹、重甜,好下飯嘛!要不然就是熬上一鍋蔬菜粥,稀哩呼嚕就下了肚,正所謂「呷粗飽」啦!
老媽雖沒念過幾年正規書,廚藝也不是頂尖的,但熬粥的功夫倒是一把罩,好吃又營養,把我們幾個小毛頭養得又勇又壯,而且極少生病。記得她最常熬的有地瓜粥、綠豆粥、絲瓜粥、瓠仔粥、蘿蔔乾粥、四季豆粥,以及年關才能享用的八寶粥。
地瓜粥幾乎三天兩頭都要吃上幾餐,一來可省米,再之,地瓜鬆軟香甜,正合孩童口味,不怕小孩不肯吃飯。
夏天食欲不振時,更是吃粥的好季節。蘿蔔乾粥鹹味重、香氣濃,讓人胃口大開;綠豆粥去熱降火氣,冰冰涼涼地來上兩碗,暑氣全消,小孩子吃了也不易生頭發尾(長痱子及臭頭)。
至於在一般餐飲店不容易吃到的絲瓜粥、瓠仔粥及四季豆粥,清爽可口,熱天吃起來特別美味,百吃不膩。而且當季的蔬菜新鮮又好吃,自家種的菜也不會有農藥的問題。
其中,我最愛吃的是四季豆乾粥,味道酸中帶甜,還有股曝曬後的陽光香味。媽媽最愛在冬天煮這味粥,也常常在插秧或收割時,煮來當農夫們的餐間點心。
夏日炎炎,大多數的人食欲可能沒那麼好,何不熬煮些蔬菜粥開開胃,讓悶熱難耐的漫長夏日,一樣可以吃得營養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