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於七月二十九日舉行第六次大選,儘管正式的官方投票結果要到八月中旬才會公布,但執政的「柬埔寨人民黨(柬民黨)」發言人梭易山已經宣稱,該黨在一百二十五個國會議席中,預計已贏得至少一百席。
梭易山在接受路透的電話訪問中指出,柬民黨獲得了百分之八十的選票,在這種情況之下,今年六十五歲的柬國現任總理韓先也將篤定成功連任。
韓先自一九八五年起就擔任柬國總理,他曾經揚言希望執政到九十歲。
儘管本屆大選因為主要反對黨「柬埔寨救國黨(救國黨)於去年十一月被柬國最高法院強行解散,該黨黨魁金梭卡也被捕及被控叛國而坐牢,遭到維權組織及國際社會批評為不自由也不公平的選舉,但當地選民仍十分踴躍投票,投票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二點七一,比上次二○一三年大選的百分之六十九點六一高出許多。
柬國選舉委員會在投票結束後,通過電視直播宣布投票率時就形容這是一場成功的選舉,柬埔寨人應引以為傲。柬埔寨人口一千六百萬,合格選民約有八百四十萬人。
「救國黨」流亡在海外的領導人,在選前發起「乾淨手指」運動,希望以低投票率來凸顯此次大選的不正當,但顯然失敗了。
有評論者指出,反對派人士提出「乾淨手指」運動之後,柬國當局立即採取反制,除了將鼓動「乾淨手指」運動者定性為「叛徒」,威脅將予以法律制裁之外,也施加壓力,要求工廠工人投票後必須經過廠方檢查手指,確認是否投票。
亞細安議會人權委員會就指出,這次柬埔寨的投票是在「高度壓抑的政治環境中進行」。國際維權組織「人權觀察」亞洲區副總監菲爾.羅伯森則說,當地選民是出於害怕,而勉為其難地投票。金邊市一名剛投完票的選民受詢時就表示,若不出來投票,「可能會有很多麻煩」。他表示:「我並不想投票,但還是投了。」
這次的柬埔寨大選,美國及歐盟都撤銷了原先承諾的支援,也拒絕派出選舉觀察團為韓先背書。但柬國還是組織了規模高達八千五百人的投票監督團,同時也有「亞洲政黨國際會議」派出外國觀察團。
雖然前述亞細安議會人權委員會及人權觀察,對此次柬國大選都做出負面評價,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做的報告卻頗為正面。該組織的觀察員聲明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柬埔寨現政府,完全根據現實的情況做出評估。
該組織指出,二十九日當天整體的情況相當平靜,雖然有一些輕微的抱怨,他們並未發現任何對選舉的過程或結果,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的重大事件。他們同時也指出,選舉的過程相當透明,也有不同的政黨主動參與。
不過菲爾.羅伯森卻指出,現實的情況就是「救國黨」在二○一六年十一月被迫解散,這個事件使得本次大選,不算是一個真正的選舉,既不自由也不公平。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