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北端穆斯林 冰地團結友愛

 |2007.06.13
27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樞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籍的穆庫姆,為追尋祖父於史達林時代勞改的足跡,來到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最北方小鎮諾里爾斯克,在地球最北端的清真寺,繼承祖父志業成為教長,宣揚伊斯蘭教。

在史達林時代,一名住在烏茲別克的希迪科夫,被遣送到哈薩克斯坦的勞改營,每天看到許多同袍被折磨致死。他聽說如果到蘇聯(今俄羅斯)最北方領土,或許可能保命後,便申請流放到西伯利亞北部的荒涼小鎮諾里爾斯克。

位在北極圈的諾里爾斯克城,經年天寒地凍,積雪不融,溫度低到攝氏零下五十度,滴水成冰。一九三○年代,勞改營的勞改犯每天被迫建造房屋、在冰地挖礦,或是融化金屬等苦役。但勞改犯中的穆斯林,在工作之餘,聯合建造一座簡陋的清真寺。

隨著俄羅斯經濟開放,希迪科夫的孫子、四十歲的穆庫姆來到諾里爾斯克小鎮,見到有多家私營礦場,進行開發礦業和冶煉,當地還成為稀有礦藏的生產地。鎮上約有二十萬居民,其中五萬人是穆斯林,新一代的穆斯林移民都來自中亞。

聳立在西伯利亞凍土地帶由穆斯林勞改犯建造的清真寺,在一九九八年由當地穆斯林募捐,重建成有著金色圓頂和高聳宣禮塔的建築,可以容納千人禮拜。該寺由伊瑪目(穆斯林政教領袖)統理,全鎮穆斯林都集中在此朝拜、聚會。

新一代的穆斯林移民,一半屬什葉派,一半屬遜尼派,兩教派情誼深厚,在同一座清真寺進行禮拜外,常互相問候、關懷,團結和諧。

尤其在主麻聚禮日或節日時,有多達五、六百人,參加古蘭經研習班,他們傳承堅定的信仰,讓伊斯蘭教在諾里爾斯克小鎮,成為受人敬重的宗教信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