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之美】台灣的藝閣新都在桃園 文/邱傑 |2018.07.26 語音朗讀 21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阿公阿媽齊上場。圖/邱傑 觀世音收紅孩兒。圖/邱傑 鄭成功來了。圖/邱傑 直排輪舞龍踩街。圖/邱傑 文/邱傑 古早桃園,曾是藝閣展藝競技之鄉;現代桃園,經五年努力辛勤栽培澆灌,藝閣盛事再現風華,桃園儼然已成台灣藝閣新都了。 藝閣民俗在台灣傳承已久,早年以人力或牛、馬獸力拖行,遊行於街肆,是廟會活動不可少的隊伍。約定成俗的規範是必須有童男童女立在閣上隨行遊街,而以閣車造型之奇趣巧思為最受重視的觀賞焦點。從老照片中可以看出極早期台灣民眾穿著前清時期服裝,男子還蓄留長長的辮子隨著藝閣遊街,印證清領時代或日治初期台灣已有廟會藝閣活動。而最難得的是在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代,官方雖然努力在全島推動日本文化,台灣藝閣出遊還是完全的本土原汁原味,未被日式山車、神轎所影響。 戰後初期的四十年代,台灣藝閣風氣再起,尤其四十、五十年代直到六十年代初葉,桃園大型廟會常見閣車隊伍成群出動,夾雜在陣頭、神轎、大身尫、八家將、雜耍團……所組成的長龍大隊之中,閣車的裝飾布置每以驚人之姿展現,引得觀者瞠目結舌,不知其中玄妙究竟。製作者也從觀眾一張張目瞪口呆的表情中得到最大的快樂。 所謂玄奇,主要是藝閣車除了車體力求裝飾華麗,更重視站立在上頭的兒童要如何展現不同姿態。有的以單腳站在一個「風火輪」上,有的以一隻手臂扶著支架而全身騰空,或是站立在不斷旋轉的圓球、木桶……種種讓人匪夷所思的站、坐姿態,看來有如魔術表演。 事實上,製作者是在閣體上裝設堅固的支架,將小朋友牢牢綁妥在支架上,並且盡可能讓他們能在一張隱藏的凳子上舒服地坐著,再以各種飾物及寬大的服裝掩飾支架,外觀看似單腳站立或是單手支撐,甚至騰空飛翔,事實上都是障眼法。 為了力求精采出眾,往往在重大盛會之前,各個藝閣團隊都嚴格保密自己的設計和造型,直到亮相那一天才將閣車拉出去展示;當時藝閣大多沒有名次評分,頂多只是廟會賞金,但製作者往往明爭暗鬥,絞盡腦汁爭奇鬥妍,務求成為全場最吸睛耀眼的一閣。 這樣的藝閣盛會,後來在一些批評者指指點點指稱有礙兒童人權的聲浪,加上有些家長心疼子女一綁就是大半天而婉拒參與,於是逐漸自廟會退出。事實上,曾被選為花童的孩子,迄今雖已年長依然津津樂道當年彩裝上場的驕傲,引為畢生榮耀。 桃園市復刻藝閣民藝至今已進入第五年,步伐辛苦而目標明確。最早先從退隱已久的耆老的訪談,到洽請重出江湖傳授技藝,再組團前往台灣藝閣重鎮北港取經,請來國寶級匠師北來授藝,配合藝閣講座、藝閣大會演,靠著鼓勵、競賽、深入社區及校園往下紮根,如今不但成為年度盛事,也培養了許多社區「組閣」人才。藝閣競賽同時搭配的民藝踩街,常見社區七、八十歲父老都彩妝參與,去年甚至還有一位九旬阿媽也跟著唱唱跳跳,看得連觀眾都有衝上去同樂一番的衝動。 這幾年的桃園藝閣大會演,題材豐富多元,常能充分結合各地特色來製作。復興區的老教堂、觀音區的燈塔、桃園區的知名大廟、大園區的國際機場、蘆竹區的花園田園、龍潭區的茶園風光、大溪區的眷村風味、老街風情……都一一登上藝閣, 去年甚至連廟宇主神也都被恭請登臨閣車隨駕! 這些年來,讓人難忘的特色藝閣還有一艘高大無比的仿古戰艦,製作人自信滿滿地表示,他們的船可以下海放洋,絕無問題!另外,如:武松打虎、白蛇傳、陳靖姑收妖……各種民間故事也都上了場。有一年,一口氣出現好幾台白蛇傳藝閣,在廣場聚集時多位法海和尚喜相逢,成為比賽激烈競爭中有趣的畫面。 在歷次競賽中出現的隨隊踩街隊伍也非常可觀,直排輪舞龍充滿年青學子的青春活力,軍校的鼓號樂隊聲威驚人,蚌殼精和旱船、公揹婆等等傳統題材,也都看得孩子們稱奇叫好。如果沒有這樣的活動,這些結合古早民藝和現代脈動的大匯演,在今日廟會中早已難得一見了。 桃園打拚藝閣民藝著眼於台灣傳統民俗文化之再現,藝閣嘉年華在結合社區、社團、學校、廟宇之下,年年都大有可觀,而今年還開出了美麗的奇葩:在文化基金會第一階段訪視中,有一個社區堂堂發出豪語,他們要將自己的村子打造成台灣第一座藝閣村。顯示滴水終可穿石,努力終有所成,是所有參與推動的人最感欣慰的事。 二○一八年桃園藝閣活動,五月完成單位提案,六月開跑,九月間將在桃園藝文特區舉行,多座歷年優勝之閣也將出場助陣,是值得拭目以待的盛會。 前一篇文章 【名人行誼】大仲馬的選擇 下一篇文章 【王陽明帶你打土匪041】假做皇帝真戲耍(上)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江南北】 天下無橋長此橋──泉州安平橋【寬鼎畫語】 諸法空相【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 作者其他文章【震後餘思】花蓮三記跟著家人到處拜【光陰長廊】 六十三年前探訪劉邦友 故縣長的老家【浮生行吟】碾壓出創作泉源如血──回顧進行式展出小語【分享時刻】孝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