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彰化報導】十二年國教課綱將於一○八學年上路,直接影響就是一一一學年度大學考招的連動變革。教育部高教司昨天表示,配合新課綱的實施,未來大學考招會以申請入學為主要管道,除了統一入學考試成績,學生在高中階段的選修歷程及多元學習表現,將會成為大學選才重要參據。
教育部高教司專員賴冠瑋表示,學測將由現行五科必考改為五科自由選考,校系採計最多四科,而學測成績至多只占總成績百分之五十,學習歷程、面試或口試成績則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同時將取消總級分篩選制,且學校甄選入學則延到高三課程結束後辦理,以還給高三學生完整的學習。
賴冠瑋表示,未來學測以及由指考轉型的分科測驗更強調素養考題,大考中心會在今年內對外說明命題方向、試題範例以及評分原則,明年公布考試說明,後年公布各考科第一版參考試卷,二○二一年公布第二版參考試卷。
學習歷程 限制採計13份資料
關於一○八學年升高一的學生開始使用「學習歷程檔案」,賴冠瑋表示,其中包括「課程學習成果」,每學期最多上傳三份,且需由任課老師認證,包括實驗設計、小論文等等;另外還有「多元學習表現」,每學年上傳最多十份,包含校內外表現、義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等等,上傳後皆不能更改。
大學取用考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至多僅能課程成果三份、多元表現十份,加上自傳以及其他大學端要求的補充資料,將可以更精準評閱學生的學習表現,同時減少考生及大學的負擔,賴冠瑋說明表示:「在精不在多。」
教育部目前已經委託暨南大學建立高中生的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庫,為了讓權責畫分更清楚,並減輕教師負擔,其中校內競賽表現將由校方上傳,校外競賽成績則由學生自行上傳,而學生參加全民英檢、科展等外辦活動的成績,則可由暨南大學直接向主辦單位抓取,但考生必須在報名活動時即勾選同意授權使用個人資料。
社會科選書 延至明年6月
至於仍在審議的課綱,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則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經發布的課綱有十八份,進行審議中的有十三份、完成分組審議有十一份,另有九份正在分組審議當中。
而為配合課綱審議進度,教育部也將提供出版社彈性,其中編完的教科書可分三階段送審,而社會領域課綱因為審議進度較慢,將另行規畫教科書受理審定期程,預計學校選書的時間將會延至明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