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花木扶疏。
圖/旭淮
文/柯錦鋒
數十年前,師專畢業服完預官役之後,初任教職,由於當時的小學採取包辦制,老師除了固定的學科外,連藝能科的音樂、美勞都要教。
記得當時教音樂課時,學生最喜歡唱的歌是〈我的家〉: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紅似火。小河裡,有白鵝,鵝兒戲綠波。戲弄綠波,鵝兒快樂,昂首唱清歌……」
那首兒歌旋律簡單,歌詞優美,師生一邊唱歌一邊拍手打拍子,唱得不亦樂乎。
斯時是農業社會,學校附近是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和荷花田,每天可以看見白鷺鷥在稻田悠然飛翔,也經常見到荷花田裡紅冠水雞的芳蹤。
學生的住家前面,大都有一條潺潺流動的清澈小溪,野地裡可以細數長春花、霍香薊、咸豐草、昭和草、龍葵、紫色酢漿草搖擺美麗的腰肢,發出特有的香味。
當時我夢想著,哪天存夠錢時,我也要白手起家,擁有這種詩情畫意的家園。
過了幾年,我省吃儉用總算積了一點錢想買房子時,都市裡竟找不到山青水秀之處,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鋼筋水泥的房子。當時也曾想改調到偏遠的鄉下執教以償宿願,不過因諸多因素考量,只好退而求其次,買了狹隘有如蒸籠的公寓房子。
結婚後,又搬了兩次的家,最後落居大廈房子。
住在大廈裡雖然沒有寬闊寫意的空間,但關起門來可以隔絕外面的滾滾紅塵。如果喜歡看花觀草,大廈庭院的花圃種滿奇花異卉,也能流連忘返;喜歡山水嗎?坐電梯到頂樓,放眼四周,極目遠眺,依序可見陽明山、觀音山、林口台地、象山和101大樓的面貌。
我現在的住家不是豪宅,不過想想唐朝劉禹錫〈陋室銘〉一文所寫的「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我家倒真有此高雅的生活情趣,故也算是溫馨美好的家園了。
我愛我的家,也愛目前閒雲野鶴的生活。